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重點閱讀】停止消費救經濟的古怪循環:完成物質文明的轉型,人類才有未來

這幾天全球股災,台灣股市也是一瀉千里,傳說中的經濟成長率更是面臨保一關卡。總歸一句,就是經濟不好。經濟不好,各大媒體湧出一面倒的聲浪,叫大家多多消費呀,說需求不足讓產能過剩呀,多多消費才能挽救經濟呀。

這話乍聽之下有道理,生產出來的東西沒人買,工廠是要賠錢的,工廠賠錢,就得要裁員減產,裁員減產,那大家就跟著完蛋。有道理!還能用的手機丟了吧,過五年的車子賣了吧,再買新的!我也帶著信用卡去救救經濟,聽起來多麼尊爵不凡。

但你再往下想,事情就有點蹊蹺了。人家不買東西是有理由的嘛,要不是買不起、要不是看不上、要不就是這個錢另有用途,存著要退休買房。你嚷著要人買東西救經濟,不外乎就是期望大家

打腫臉充胖子,刷卡借錢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
囫圇吞棗,買一堆自己也不是那麼想要的東西
寅吃卯糧,把明天的錢拿到今天來花。

這麼一想,怎麼我們的經濟體制那麼脆弱呀?大家不盲目地買上一買,經濟就要蕭條了,股市就要崩盤了,各種崩潰?

回過頭來看工廠你就明白了。各式各樣的生產機械,一台都是幾百上千萬的。企業家跟銀行貸了款揹著利息,好不容易把機器搬回廠裡,難道不用日也操、夜也操,好從這生產機械上把錢賺回來還利息嗎?於是馬上再貸款調動物料人力,把米下鍋了,一鍋接一鍋的煮。也不管煮出來的飯有沒有人吃,我這攤平成本呢,煮一鍋飯我是買一口鍋,煮十鍋飯我還是買一口鍋,煮越多飯我這鍋就越划算。

從元件製造廠、裝配廠到大小型通路,個個如此。錢是越借越多,東西是越做越多,為了把東西賣掉,各種行銷手法無所不用其極呀。每個人一支手機還不夠,要兩枝。兩支手機還不夠,要每年換。每年換還不夠,要每季換。你看服裝時尚產業,從以前的秋冬、春夏兩大季,到現在幾乎照著二十四節氣推陳出新,就是這個道理。


延伸閱讀:紀錄片《真實的代價》告訴你為什麼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


消費主義的誕生


這種為消化生產而鼓勵消費、靠擴大消費來促進經濟循環的邏輯,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消費主義。以前我們覺得這套管用呀,反正物質匱乏嘛,生產是多多益善,廣泛地增進了全體人類的物質條件。但是如今問題出現啦,大量的生產耗用了大量的資源、製造出大量廢棄物還有汙染。從資源妥善運用的角度來看,鼓勵大量消費去消化過度生產,這不是本末倒置嗎?但這套消費主義卻是當代經濟難以動搖的根本邏輯,連我那鮮少談時論世的母親大人,看到我把皮包用了又用、壞了又縫,都會跟我苦口婆心「你就去買個新的吧,你不消費,叫做皮件的怎麼有飯吃呢」。這套邏輯的深入人心,由此可見一斑。


延伸閱讀:傳奇性的議題視覺化先驅:東西的故事 


回顧歷史,這套邏輯的誕生有它的階段性意義,背後更有盤根錯結的社會結構在支撐著。但時代不同,產能已經過剩多年,每天卻有大量的生產被銷毀。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問題出在分配,而如今我們有潛力創造出新的經濟循環模式,沒有必要抱殘守缺,困在這種從生產端出發,需要不斷擴大消費來支持生產循環的消費主義經濟。工業4.0的真正潛力,應該要放在這個脈絡下來理解。


延伸閱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血淋淋現場紀錄片:你在浪費食物嗎? 


消費主義的誕生,最根本而言,是為了消化科技發展帶來的產能提升。在科技的輔助之下,人們生產的效率快速提高。以前整個社會幾乎人人務農,現在極少數的農人就能供給全球過剩的糧食生產。以前一台汽車要花好幾個老師傅三兩個月的手藝,現在生產線一天就跑出一台車,還只要兩三個人來監控、調整。這雖然造就了大量的科技性失業,迫使勞動力從農業到工業、從工業到服務業,進行大規模的快速流動。但在另一方面,也讓人們能在基本生存所需之外,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社會分工,豐富了經濟生活的多樣性。更多商品、更多服務、更多消費、更多生產,表面上一片欣欣向榮,但這個模型真的走得下去嗎?他許諾的未來,真的是值得我們追求的嗎?


科技發展帶來的去人力化


首先是科技成指數型成長,科技性失業越演越烈,以就業為前提的財富分配機制,勢必需要進行調整。過去從農業社會往工業社會的轉型,好歹花了幾代人的時間,來紓緩科技性失業的衝擊。但是從196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發展之後,自動化技術對人力勞動的衝擊開始加速,滲透到各個領域當中。從藍領、白領到專業的什麼什麼師,無一倖免。


延伸閱讀:別以為這不干你的事:科技性失業紀錄片 


但我們先不談別的,光說藍領工作好了。以往大老闆們要降低生產成本的時候,就跑到中國、印度去找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回過頭來各個先進國家產業外移、就業困難,勞動條件也在跨國競爭之下不斷下滑。我們就巴巴地指望著產業回流、創造就業,企業大老闆們多分員工一杯羹。但現在不是這麼回事啦,你看台灣的IKEA代工廠,也靠自動化生產來節省開支。這在產業競爭力來說是件好事呀,但是失業的工人們臉就綠啦,傳統人力生產線上的員工,怎麼拚得過不用吃飯睡覺的機器手臂呀?


延伸閱讀:東森財經:IKEA台製家具代工廠 機器人年衝25億!人力成本砍半、產能多2倍、成本降40% 


全球化對廉價勞動力的向下競逐,和自動化技術的指數型發展之間,已經出現了關鍵的交叉:那就是富士康在中國昆山的工廠,一口氣解僱了五萬多名工人。這場最便宜好用的勞工,對抗最先進耐操的機器的矛盾大對決,時間站穩在自動化機器的那一邊。自動化只會越來越便宜,勞工卻會期待改善勞動條件。你工人想要有好的待遇,老闆算盤一撥,結果就是請你不如做台機器來替代你。這對全球勞動力不啻是個警鐘:擺在生產成本的天秤上,人類相對於機器和人工智能,只會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消費主義與就業需求的老鼠怪圈


有人會說也不是這個算法。大家都失業,口袋裡都沒錢,你叫誰來買你的東西?在這裡我們又看到消費主義的影子,也看到消費主義是怎樣被就業需求推著,跑成一個老鼠怪圈:這麼多人要就業,你就得搞出那麼多生產和工作,生產了又要大家買呀,於是你又得要確保大家順利就業,好透過消費加入經濟循環。

這最後會把我們推進一個古怪的兩難:要嘛是一堆工作,你明明知道可以自動化,做得又快又好又人道,但你偏偏不自動化。大家就著那些工作崗位混口飯吃,但是勞動條件越來越差,因為別人在自動化嘛。要嘛就是你兩眼一閉、雙手合什,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把該自動化的都自動化了。失業的人們在胸前掛上牌子,懇求老闆們剝削我吧、蹂躪我吧,我好混口飯吃,用消費帶動經濟成長呀。

當然有的人會說生氣不如爭氣,我要靠努力創造自己的價值。先不說那些首先受到衝擊,廣大的藍領勞工們,要怎麼樣從浸淫了十幾二十年的工作環境當中,轉而創造自己的價值。也不說這些價值要是真創造出來,會是什麼樣的生態浩劫。你要真研究下去,這條路也是走不通的,各種高階專業領域當中的工作,也不斷被人工智能取代,做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這還不只是我這麼說,大右派的網路拜物教羅胖子也是這麼說的。就業市場上全面的去人力化,注定了人類的財富分配機制,難以維繫在就業這個前提上頭。


推薦影片:罗辑思维 30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與其固守就業這個分配機制,我反而認為去人力化是個契機,一個擺脫消費主義和就業需求的老鼠怪圈的機會。生產能透過自動化來完成,我們就可以不要從滿足就業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非要最大化產能、效率。相反地,我們可以節制生產,就不用鼓吹消費主義,來消化產能過剩。而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正好能弭平生產端和需求端的資訊落差,讓生產以需求為根本,而不是主客易位,用無節制的生產和投資,一手壓榨地球資源,一手鼓吹消費主義。關鍵是,我們要擺脫以就業為前提的財富分配機制。


邁向就業之外的分配想像


硬要將就在以就業為前提的財富分配機制,要我說的話,這真的是何苦來哉,同樣是捨本逐末嘛。本來我們為了克服物質匱乏,用分工就業來促成經濟合作。怎麼現在物質的匱乏克服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了,過去依賴人力的物質生產也可以自動化了,我們卻不好好反省整套分配機制,老想著要人就業才能混飯吃?隨著自動化生產工具的發展,你就不需要那麼多人參與物質生產,人類文明和物質條件也可以持續改善嘛。與其拿就業機制來彼此折磨,還是黃麗如遇到的瑞典人看得透徹:「人的終極目的不就是要好好生活、享受人生,如果工作可以被自動化取代,就是該被取代。」楊建銘說人類經濟學的終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延伸閱讀:
黃麗如專欄:台灣的便利是因為太多人過勞? 
楊建銘專欄:經濟學的終局與法蘭西的遺產 


相反地,我們應該要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所在。過去的工作價值,都和商業營利綁在一起,你的工作能賺多少錢,你的工作就有多少價值。但是人類社會的需求是很多元的呀,孩子需要用心的親職陪伴、個人需要友善的社群生活、民主需要深入的公民參與、環境需要永續的物質文明。這些擺在原本的經濟體系裡,都是賺不到錢的呀,但它有沒有價值?有呀。我們應該看到這些工作的價值,對社會穩定發展的貢獻,而不要被商業營利的單一標準,拘束了我們的視野。

有人會說好啊,我們可以往那些領域來開發就業嘛。我同意我們應該設計一個機制,來讓這些工作也能夠獲取生活所需,但我懷疑就業機制並不是個合適的框架。就業機制講求的是用分工提高效率,把生活中的一部分切出去外包給別人,再承包別人生活中的另外一部分,各擅勝場。但你怎麼把親職、友情、公民責任外包給別人呢?這個外包本質上就違背了這些工作的初衷呀。

與此相對,芬蘭、瑞士、荷蘭提出的無條件基本收入,則是反其道而行。先透過無條件基本收入,肯定了一個人為人子、為人友、為人親、身為公民的生存權利和工作價值,在這個基礎上,再談就業分工、商業營利。尤其在科技發達、自動化生產與日愈進的今天,這樣的機制可以讓我們更積極地擁抱自動化。透過擁抱自動化,我們反而才能免除無意義的大量人力勞動,免除充分就業而衍生出的過度生產,進而不再依靠循環消費來消化那些過度生產,大家在充裕的物質基礎上,來追求人類文明下一步的進化。


延伸閱讀:無條件基本收入:一個文化的推動(紀錄片) 


抵抗消費主義是文明趨勢


另一方面我們當然要問,為什麼要反對消費主義呢?這模型不是挺好的嗎?剛剛說的科技性失業問題,人們會想辦法克服的嘛,扯那些分配機制問題,難道不是你杞人憂天嗎?這就干涉到第二個問題,地球資源和環境乘載力限制的問題。如果科技性失業帶來的分配難題,是發生在人類文明內部的階級矛盾、社會問題。這第二個問題,則是梗在人類文明面前,冷冰冰的物理現實。

當然,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終究還是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看。畢竟,就算人類把整個環境搞砸,用核彈把地表都汙染了,地球不痛不癢呀,生命會繼續往前走呀。地球和生命,有幾十億年的時間可以慢慢磨、掃除汙染、從頭來過。宇宙會在乎人類拿這幾百年科技演進幹什麼荒唐事嗎?不在乎的,充其量就是倒楣跟人類同時期在地球上的生命會遭殃,只有人類文明會被自己給搞砸,人類自己的後代被糟蹋,會覺得可惜的,也只有人類自己而已。

但是資源,尤其是汙染的問題,卻終究是難以迴避的現實,逼得人們得要思考永續發展的問題。縱使人類東拼西湊,解決了就業需求,延續了消費主義的經濟循環,這個以不斷成長、擴張為前提的模型,罔顧了地球資源有限的現實,終究是行不通滴。相對於這樣靠著不斷製造、不斷消費、不斷丟棄,來維繫經濟循環的消費主義狂潮,全球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公民社群,開始在提倡共享、節約、永續的生活方式。很多東西你不一定要擁有它,比方汽車、書本,或者各種工具,你只需要要用的時候能使用它就好。這就造成了從「擁有權」往「使用權」的典範轉移,也降低了維繫現代生活所需要的物質需求,於是消費就減少了,浪費也減少了。

從共享冰箱、工具圖書館到空屋佔領,人們用社群共享的方式,來避免不必要的消費和浪費,這還不只是省錢而已,更難得的是過程當中人跟人無關利害、不分彼此的互動。人們開始明白,抵抗消費主義是可能的呀,而且還是必須的呀,甚至還可以在社群共享中實踐生命的意義,得到更真實的喜悅,迎向真正永續的未來。這股抵抗消費主義的文化浪潮,正隨著資訊的發達和知識的普及,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開來。相形之下,你鼓吹消費主義,不是白白折騰人嗎?這叫大勢所趨,不是你幾個名嘴嚷嚷一下就能轉得回來的。


延伸閱讀:
新竹工具圖書館的共享經濟學:只要使用權,何需所有權
公共冰箱,存放的不只是食物,還有愛心 
{空屋筆記} 免費的自由 


科技發展的真正潛力


過去大家談工業4.0,強調生產線自動化和消費者客製化,卻沒有反省過去那套消費主義和就業需求的怪圈。這就導致我們錯估了自動化生產和資訊技術的潛力。前面已經說過了,自動化可以免除人力勞動需求,避免物質生產中不必要的剝削。那資訊技術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比方說吧,以前的工業製造,在資訊上有個困境:從消費者的需求端,到工廠的生產端,中間有巨大的資訊落差。從工廠端看過去,就是個模糊的消費大眾,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種需求糊成一片。你只能靠著對市場的了解、調查和分析,去猜想消費者要什麼。更麻煩的是,你就算知道消費者要什麼,創造出了新的、成功的產品,吻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你也難以掌握這些需求在哪裡,有多少。


延伸閱讀:典型在舊框架裡談工業4.0的經濟部宣導影片


於是你要嘛就得硬著頭皮去賣,沒那麼想要的人,想辦法說服他買帳,已經買帳的人,說服他再多買。整個生產線死活是要做那麼多東西出來的,你們要是不買那就關廠裁員、大家倒楣。久而久之,消費者也被慣出了一種「拿來心態」:我想要什麼,最好店裡隨時有現貨。生產端和通路商,也得配合這種拿來心態,過度生產、過度進貨,然後當然就是大量丟棄,問題嚴重到得要立法處罰、避免浪費。


延伸閱讀:法國立法禁超市銷毀食物 未售出商品須強制捐贈 


但資訊技術越來越發達,消費者和生產端之間的資訊落差會越來越小呀。各地超商的進貨數量追蹤管理系統是個現在進行式,已經不斷在改進這個問題。在創新層面,群眾募資平台其實也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讓創新生產者不必矇著頭瞎抓,可以從預購支持的數量,去推估產品的需求量,募得生產需要的資材,締造雙贏局面。隨著傑瑞米‧里夫金說的自動化物聯網建置完成,將來可以想像的是,消費者和商品的關係,將會更為直接。資訊技術的發達,讓量需生產成為可能。


延伸閱讀:傑瑞米‧里夫金:零邊際成本社會 


工業4.0真正的潛力,是透過自動化生產免除異化勞動、透過資訊技術弭平供需之間的資訊落差,好淘汰掉奠基於剝削、為消化過度生產而鼓勵消費,將浪費和汙染視為必要之惡的消費主義物質文明。創造出從需求出發、力圖避免剝削、浪費和污染的永續物質文明。


人類的物質文明正在轉型的當口,如梅森所言,轉型過程當中新舊模式會不斷角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唱著消費主義的名嘴,只是抱殘守缺地守著舊的典範,才會認為應該要「消費救經濟」。但是從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共享、節約,永續的經濟模式,才是人類未來唯一的道路。面對著既有經濟模式受到的種種限制,如何完成物質文明的轉型,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的挑戰。


延伸閱讀:梅森:資本主義開始走向末路? 


本文刊載於報橘關鍵評論網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反對中國因素,更要提防TPP


現在這個時間點寫這篇好像很不識時務,老實說這篇也沒什麼新意,只是用紙媒標準的投書體,想要把這樣的觀點送到主流媒體當中。但顯然自由和蘋果都不領情呀,只好自己貼個文當成表態。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談判進入最後階段,長達五年的談判過程中爭議不斷,在台灣卻鮮少有質疑的聲音。國民兩黨一致表態要爭取加入,主流媒體也長年鼓吹自由貿易,將TPP視為台灣的出路。對比這些年從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太陽花運動、反課綱運動一路高漲的反對中國因素聲浪,台灣人顯然是太輕忽TPP會造成的威脅了。如果說服貿是要掏空台灣產業、以經逼政的中南海陰謀;那麼TPP就是要掏空國家主權、利益掛帥的跨國財團陽謀。追求獨立自主的台灣人不可不慎。

TPP表面上打著自由貿易的旗幟,事實上涉足的領域遠不止經濟,但僅僅在經濟領域,TPP已然對國民的生活主權造成嚴重威脅。除了去除關稅壁壘之外,TPP還要求各國進一步開放公共事業、醫療、金融等等產業、統一各項管制法規等等非關稅壁壘。光就農業、醫療而言,就會造成重大衝擊。

台灣農地零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產銷環節冗雜層層剝削,兩造夾殺之下,農民生存不易,再加上各種政策圈地營利,整個大環境已經在系統性滅農。台灣整併糧食產業鏈、保護本地農業發展都還來不及,如果對美、紐的大面積企業農進一步開放,只是雪上加霜。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估計,加入TPP後日本糧食自給率會萎縮到原本的三分之一,僅剩13%。生產條件類似、效能相對低落的台灣,恐怕只會更加不堪。農業不比工商,耕地一旦廢棄是無法挽回的,從國家安全、生活主權的角度來看,TPP等於是授人以柄。

與台灣同樣擁有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日本,更擔心TPP延長藥品專利、擴大醫療商品化的方針,將對日本醫療體系造成衝擊。慶應大學經濟系的金子勝教授指出,藥品專利的延長,將壓縮國民保險的議價能力,造成保險財政緊縮,終將導致自費醫療和保險給付醫療之間的落差日益擴大。而日本過去賴以抵抗的診療報酬改定等機制,在TPP面前只能自廢武功,因為TPP架構不只開放貿易,更要建立拆除各種非關稅壁壘的強制力。

這個強制力來源,正是在跨大西洋的TTIP和跨太平洋的TPP當中,都充滿爭議的投資者及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ISDS)。過去跨國資本進出各國,總要配合當地法規。TPP卻要弭平各國法規間的差異,方便跨國資本進出。乍看之下這是件好事,好像我們能在各種標準上和美、加、紐等各國向上看齊。但ISDS機制要讓資本家得以利益受侵害為由,向紐約的仲裁所狀告各國政府,向各國政府要求賠款甚至撤銷條文。ISDS的架構,徹底暴露了主導TPP的跨國資本集團真正的意圖:發展以利潤最大化的向下競逐。

一旦ISDS機制透過TPP架構完成,各國政府基於保護國民的種種措施,諸如安全規範、產品標示要求、金融管制,甚至勞動條件、環保標準等等,都可能在利潤最大化的標準之下,被企業律師團告到ISDS。這等於是架空現有國家主權,建立一個有權無責、由跨國財團主導的世界政府,徹底悖離了住民自決原則。一旦加入TPP,台灣的民主治理就會有名無實。目前協商結果,據稱有防止濫用ISDS的機制,但究竟如何防治,台灣人應該張大眼睛,不能迷失在跨國財團編織的自由經濟美夢當中。

真正追求獨立自主的台灣人,應該要秉持著人權關懷和永續發展的價值,從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台灣有什麼資源?適合什麼樣的產業?需要什麼樣的體制?在民主治理和永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與其他國家間的跨國合作。明年不論政黨是否輪替,兩黨都準備要爭取加入TPP。我們今天反對中國因素以經逼政,明天更要提防跨國財團掏空我們的民主。

延伸閱讀:真左派孫窮理的點評,裡面的連結要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