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如果由我來調動教育資源,那麼我的那一條指揮官命令就是「讓所有的孩子國中畢業時,都能讀得懂《一課經濟學》這本書」。 作不到這點,談什麼公民社會。 但其實我還是不想幫人做選擇啦…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1560億賣給Verizon!雅虎時代結束 台灣網友老實說「真相」 |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某科技公司找了個技術總監,到職第一天就把MIS叫去大罵:「我的電腦裡怎麼沒有裝yahoo,你太不專業了吧!」 老天有眼,該技術總監第二天就收到老闆的信,叫他捲鋪蓋走人了。 #yahoo難道不用負責嗎 #萬惡資本家霸凌勞動者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GcfQL

到底賣不賣Pizza?這不是我們認識的達美樂啊

前陣子要訂披薩的時候,我就是用「哪間的數位界面做得好」,而不是「哪家好吃又便宜」,來判斷要叫哪間的外賣。結果是達美樂勝出,即使它連個APP都沒有。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bZIj7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台灣社會需要理解分工和交易的意義

先讀這篇:失控的房屋稅!豪宅族、都更族、租屋族無一倖免

台灣社會對經濟的理解,停留在亞當斯密以前。我這樣說是因為:從台灣社會對出口的執迷,我們可以看到重商主義的影子;從台灣社會對刨除房市利潤的熱衷,就知道人們對交易的重要性一無所知。

重商主義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們的目標是要賺錢,所以最好什麼事情都自己來,不要跟別人買,好減少進口;而且要想辦法把東西賣出去,好增加出口。你看看,這不就是台灣主流的思維方式嗎。

而即使在金本位的年代,重商主義還是破產了,因為它根本搞錯了財富的本質。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商品和服務。要增加財富,靠的不是更多的錢,而是更有效率的生產、分工、交易。 重商主義錯把焦點放在金錢,結果就是生產無效率加上通貨膨脹,人們賺到更多的錢卻沒有變得更富有。直到亞當斯密橫空而出,說清楚「分工產生效能」、「交易產生財富」的道理,人們這才大夢初醒。

台灣社會既然在前亞當斯密的思維當中,自然也不理解交易本身的重要性。以房市而言,看似只要有得住就好,但是人們對住宅的需求,在一生當中會不斷變化。換工作、成家、生孩子、孩子成家獨立,有太多因素會改變住的需求。

要滿足不停變化的需求,靠的就是交易。有人孩子成家嫌屋子太大,覺得這物件賣800萬算值了;有人要結婚了,覺得拿800萬買這物件也值得,於是交易成立,雙方都換到自己認為更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交易產生財富的道理。

活絡的房市裡,人們就像辛勤的螞蟻一樣,不停搬動著產權,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而什麼是吸引螞蟻工作的糖蜜呢?當然就是交易過程當中,從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和經濟條件當中,衍生出來的價差獲利空間。

你沒看懂交易活絡對社會的意義,沒看懂人們多變的需求靠此得到滿足,以為螞蟻只是在瞎忙,東挪西移、買空賣空,於是要刨除糖蜜,讓房市無利可圖。結果就是交易停滯、生產動機下降,把人們套死在眼前的屋子裡而已。

更多討論: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Seattle's Minimum Wage Hike Didn't Help Low-wage Workers | Corey Iacono

身為奧地利學派的跟班,我並不想根據這個實證研究,來主張「提高基本工資果然會導致低技術人員的處境惡化」。但是那些喜歡捧著某些實證研究,來「證明」「提高基本工資不會導致邊緣性失業」的人,最好看看這篇文章。 然後我們就可以放下對實證研究的迷信,好好地來談清楚:「提高合法工作的薪資下限」這個手段,跟「提高低薪工作的待遇」這個目的,到底在邏輯上有什麼關係?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kjJtk

他發明的「寶特瓶空調」,讓幾千萬用不起電的人在「45度」高溫中活了下去!!

一個問題永遠有各種解決方案,專注在一條既有的路上,往死胡同裡找出路,註定無解。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bNXZY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非營利幼園增設 業者控搶市場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用公家地拿公家補助,真正的不公平競爭長這樣啦。至於政府為何這麼有興致增設,當然是要找藉口分錢安插人事啊。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nyARn

Re: [爆卦] 各國電業自由化後電價走勢~你台灣敢玩?

對不理解經濟運作的人而言,價格就只是個出於業者良知,貪婪就高、佛心就低的數字而已。有這樣的認知,當然就事事不想放給市場,總覺得商人都貪婪黑心、坐地起價。 可是政府給的低價才不是真的低價,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納稅人和國債砸出來的假相而已。台灣的高電力需求,也是表面上的低價寵出來的。以價制量,廢核的空間自然就出來了,比環保署拍一百支廣告都有效,哪有什麼剛性需求。 台灣人繼續這樣不明事理、迷信權力,沉沒剛好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lyesj

林全:振興經濟具體主張 1至2週內出爐 - 財經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如果有人跟你說:「 我看你不太懂得生活,把你的錢給我,我來替你花吧」。 你肯定把他當成神經病,有多遠叫他死多遠。 但是同樣的事,如果由政府來做:把你的錢拿走,替你決定該怎麼花,就突然變成「振興經濟方案」。你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有沒有凱因斯的信徒要出來抖一下乘數效應之類的呀?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5xz1t

罗辑思维 181 黄执中 你如何听懂我说的话

這期太牛了。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s://youtu.be/lyrcM2ypytQ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最新!安倍正式宣布:新刺激計劃總規模將超28兆日元_新聞_鉅亨網

我知道這個荒唐政策的根源是傅利曼,而他是個堅定支持市場機制的經濟學者。但這種看著貨幣流通談經濟,認為政府可以而且有責任用調節貨幣供應的方式來調節經濟的想法,正是所謂貨幣主義的主張,也是奧地利學派和芝加哥學派差之毫釐之所在。總而言之,我想撇清就是了啦。 一樣要灑錢,明明可以削減政府支出,把那些無關痛癢的政府計畫經費和冗贅人事支出拿來灑。為什麼不撙節寧可印錢呢?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這筆帳很好算。撙節要動到公務員和裙帶夥伴的利益,肯定被釘得滿頭包;印錢卻會讓大家都感覺自己變富有了,經濟成長的帳面數字變漂亮。政府既可以為所欲為,還能透過通膨無痛課稅,何樂而不為呢? 從這裡我們就能清楚看見,政府本身就是國境內最大的利益團體,甚至還是個可以自訂規則,球員兼裁判、合法壟斷暴力的利益團體。面對政府的擴權,哪怕只是一丁點,又怎麼能不戒慎恐懼呢? 可惜民主選舉的慶典,讓我們沉溺在表面的控制感當中,覺得政治人物是可以控制的。卻輕忽了每分每秒都不停運作的國家機器,以為它是公共利益的守護者。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d1fFl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如果國民黨面對人民討黨產的聲浪,打算用瘋狂表決來延宕議事、報復人民。那麼我想這只代表一件事: 罷免的時候到了。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老員工看Yahoo一頁歷史 | Rocket Café 火箭科技評論

上週的羅輯思維,李善友才談到雅虎要被收購的傳聞,沒想到這麼快就發生了。這篇來自雅虎內部的觀察,倒是印證了羅胖常說的「存量詛咒」。 這道理說穿了不值錢。過去的成功經驗,以及從成功中累積下來的團隊、資源、系統、規模,都會讓組織在面臨新的局面時,少了幾分洞燭機先、多了幾分投鼠忌器。柯達如此,Nokia如此,雅虎不過是又一個例子。 這種內建於組織內部的動力學,確保了市場機制在時間上的反壟斷性格:總會有下一波不要命的創新者,前仆後繼地從一無所有的荒地中竄起,一眨眼就蹬翻了老霸主的龍椅。 這種奠基於創新和效率提升的反壟斷機制,比政府毫無時間縱深,只緊盯著眼前的市佔率和市場分割,用強行拆分和禁止併購來反壟斷的做法,要來得有意義多了。 市場的反壟斷,是人們在時間長河裡提升效率後,那些溢出的人力、資本在尋找出路時的自然現象。人們早已受惠於效率的提升,更有機會享受到新一層的創新。 至於政府搞的反壟斷,只是強扭著市場,將就在相對低效率的分工架構而已。效率相對低落,當然也就比較少有溢出的資源,資源越稀缺,創新的成本就越高。到頭來對誰都沒好處。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Un6WP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余宛如表示:立法院數位經濟與社會經濟國會交流促進會』作為一個國會平台,不只強調數位經濟的政策開放,也要有穩定社會團結的社會經濟作左腳,數位經濟帶來的效率和繁榮,才不會被貧富的兩極分化反噬;促進會也不能只強調民間自發的社會經濟,因為得要有追求效率的數位經濟當右腳,才有足夠的資源成為社會前進的動力。」 這個談法有意思。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HieBz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 北市東區榮景不再 店面降租15萬沒人要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對於商圈的起落興衰,我是沒什麼情緒的,也並不覺得那些房東有什麼好譴責或者同情的。反正別去跟政府搞在一起,弄什麼東區商圈活化重生方案,拿公帑來搞自己的利多就好。其餘都是商業投資,盈虧合該自負。 我關心的反而是,人們有沒有從這個案例中,看到市場機制底層的消費者民主邏輯。平時我們老覺得賣方可以坐地起價、生殺予奪,好像市場就是個賣方暴政,給你什麼價你就得掏多少錢。 但是在行業、商圈沒落的時候,我們尤其清楚地看到:在賣方霸氣漲價,反正「你不買有人要買」的反面,是「沒人買你端著價錢也賺不到」的戰戰兢兢。能開多少租,取決於能賺多少錢;能賺多少錢,取決於消費者買不買帳。 意識到市場機制底層的消費者民主邏輯,就會明白老盯著賣家指責貪婪,其實是毫無意義的。真正阻止你用期望中的低價得償所願的,是其他消費者,是他們在競爭中佔了先機。而不是誰開了店,就有本事壟斷什麼,拿價格來剝削你。 但是看到轉這新聞的人,往往只知道幸災樂禍,看不到這現象背後明擺著的道理。我知道等哪天某個東西的價格又起來了,這些人又會昏著腦袋,開始在指責店家貪婪、炒手黑心,要政府來管一管、壓壓價。 在我看來,這些看到價格不順眼,就想叫政府出來管制的人,跟那些自己東西賣不出去,就期望政府出來補貼的人,其實都是一路貨。都是不肯跟人在市場裡,用正常交易追求互惠,而想傍著暴力,逼別人為自己的慾望做出犧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goo.gl/35ULsg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我常想像一個未來,當全球主要大城市,無人駕駛計程車隨叫隨到,又便宜又方便又安全的時候,台北滿街都是黃色計程車,而台灣人還很驕傲地說,「看我們小黃很方便吧,又有人性,又提供就業。」」 不要懷疑,台灣正在朝這條路走。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39Jkf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雖然轉的是最新一集,但也推薦去看看前一集的張泉靈。內容談到心態轉變,值得一聽,再加上張泉靈講話那真是好聽啊。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s://youtu.be/Fx2zPj0tRHU

罗辑思维 180 李善友 跨越不连续性

新一期的代班主持李善友,談商業上的不連續性。口條雖然沒滋沒味,談的案例和道理倒是蠻值得借鏡。 每次遇到有人哇啦哇啦喊著反壟斷,怕這個或那個廠商佔據市場之後,抬價盤剝消費者,所以老喊著要政府來裁罰管制拆分,避免廠商壟斷市場。我總是不耐煩地叫那人去把薛兆豐的商業無邊界給讀完再說。 其實甚至不用從學理來探討,我們只要回頭去看過去幾十年的商業發展,就會知道這種想法有多麼迂腐。IBM曾經雄霸大型電腦的市場,intel曾經是記憶體的代名詞,Atari曾經是電子遊戲的同義詞。IBM的霸權早已殞落、Atari而今安在?intel固然靠著轉型PC處理器,而多風光了幾年,如今在行動處理器的市場中,還不是又被邊緣化了嗎? 在不斷變化、創新的開放市場當中,反壟斷的人總是把視野聚焦在自己最關注,或者市場上最尖端的產業上頭。但其實那些浪尖上的產業,不用一代人就已經被洗到後頭去了,變成新時代創新者腳下的基礎設施或者上游供應商。而那些舊時代的商業霸權,就算靠著經營效率完成橫向兼併,又哪裡有本事呼風喚雨、坐地起價呢? 即使大眾心中對壟斷的恐懼,不論在學理和實務上,都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國家機器不會停止利用那種恐懼來干涉市場。公平交易委員會,依舊會拿著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過時經濟理論,對市場進行任意的分割,好抖足自己的官威。 人民有多愚昧,國家就可以有多荒謬。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s://youtu.be/Fx2zPj0tRHU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最近的休假爭議,算是正式拉開台灣政治的右左分立,民進黨對時代力量的格局。(國民黨?那啥,可以吃嗎?) 我覺得看不太順眼的是,即使左右分立格局如此明確,還是有很多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和助理,搞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把戲。 我雖然不同意他們的想法,但我至少願意尊重、對話。可是這些人連對自己的理念都不忠實,寧可巴著眼前的權位利益,叫我怎麼尊重他們作為政治人物的品格呢? 該退黨就退黨,台灣社會的大政府民粹思想,一樣會保你榮華富貴的啦,別害怕。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撿到454萬遲還 柯男觸搬運贓物罪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有本事去清算央行這些年用操作匯率和壟斷貨幣,從人民身上偷走多少錢啦。國家機器,真的是不能給它一絲絲好臉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XTby9

僑外生薪資溜滑梯 衝擊本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崗位都是天上掉下來的蘿蔔坑。只要用國界排除外面競爭者,幫自己人卡好位,規定一下勞動條件,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了。 那怎麼不禁止台中人到台北來工作呢?保障本勞就業嘛。啊,計程車和律師規範裡,他們的確就是這樣幹的,禁止跨區執業。 這些人不理解的是,工作是在分工交易中創造出來的,分工是為了提升效率,追求效率是為了滿足需求。 你眼裡只看著既有的工作,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幹。結果就是沒去發展分工,效率也不會提升,需求也無法滿足,更可笑的是,工作崗位也不會從天而降。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gRFU1

今周刊 - 揭開央行賺錢神話

如果你覺得台灣低薪高房價都是市場太自由害的、央行很會賺錢對國庫卓有貢獻。如果你動不動就有喊市場失靈的衝動,想要政府來主持正義管制市場。那麼你該仔細地讀一讀這篇報導。 不要被人剝了皮還幫他叫好,覺得病了還請鬼拿藥單。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X38pg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新新聞-【封面故事】一堂十億元的教訓

有人說政府打壓外國企業保護本地就業是天經地義,我只看到各國權貴聯手盤剝,從企業身上提取暴富。反正在你那是外國企業的,在我這就變成本地企業了,你撈一票我也撈一票,何樂不為?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T0Wjp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所謂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和過去的經濟,其實沒什麼本質上的差異,依舊是交易和分工。只是科技的發展,讓我們開始可以落實奠基於使用權的交易,來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而已。 我這麼說不是在否定共享經濟,我是在說,經濟活動的本質其實向來如此。汙名化經濟活動,其實是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貨幣,才會認為交易營利是個有人輸有人贏(有人花錢有人賺錢)的零和賽局。 但只要把注意力從貨幣身上移開,看清真正的財富是商品、服務、解決問題,就會意識到交易的獲利是雙向的。有人滿足需求,有人換到貨幣,而換到貨幣,是為了要去進行交易,滿足別的需求。 至於有些朋友對共享經濟期待更高,認為這讓去貨幣化的交易成為可能。我敢說假以時日,市場不會讓他們失望的。但眼前我們得先認清,任何交易媒介,本質上就是某種通貨。而交易媒介的存在,才讓人群協作可以跨越更大範圍的時空。 現在的問題在政府透過法幣制度,壟斷了通貨的價值認定和發行,用它來擴權劫貧。可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和產業數位化,多樣化的價值認定和通貨發行,終將沖垮這些壟斷。讓貨幣回歸交易媒介的本質,而不是權貴操弄的工具。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指考/史上最高!大考分發錄取率逼近99% | 生活 | 即時 | 聯合新聞網

教育免不了兩個目標,甄別人才和提升能力。前者是讓別人對你能做什麼心裡有數;後者是讓你具備做些什麼的能力。這兩條清楚,合作的效率才會高、分工的可能性才會多。 台灣人的創造力就在於,在無意義的形式主義指導下,開放出第三條路線:盲目追逐學歷。至於自己要做什麼,不知道;大學教你什麼,不知道。反正有個大學文憑,將來至少可以考公務員嘛。 別誤會,我是支持知識普及的,我只是質疑高教體系是不是最適合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投入大量師生行政人力在裡頭閒混,真的對社會有相對的效益嗎?不知道。大家早忘了教育的目的,以為這只是場遊戲,照規則玩出頭就好了。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2mTA9

共享經濟,資本主義酒醉後的夢話

共享經濟和過去的經濟,其實沒什麼本質上的差異,依舊是交易和分工。只是科技的發展,讓我們開始可以落實奠基於使用權的交易,來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而已。 至於投資失利,這在自由市場中本來就是家常便飯。智慧型手機沒有成為主流之前,市場上也有人為了這個可能性散盡家財搞研發。站在當時的視野當中,智慧型手機也不過是場夢話。 回頭看看當時那些認為自己不需要智慧型手機,嘲笑企業家搞這種創新是腦袋進水的人,事實證明誰的腦袋進水呢?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LLdVJ

長照2.0服務再進化 服務對象擴至73.8萬人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什麼樣的生意,會明知買主在那裡,卻不主動上門提供,甚至心存僥倖,慶幸「只有一半的需求者會來申請」呢? 答案很簡單,賺頭不在解決問題,而在「擺出有提供服務的樣子」的生意。反正賠錢是納稅人在賠,薪水照領、標案照發,一切為求「公共利益」(輸送)嘛。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OkQ4x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遠離「不幸運」,從遠離「道德綁架」開始 « smalltalk

這篇有些地方沒講清楚,我來幫忙講清楚吧。比方裡面擺明在嗆計程車的「某些被現代科技入侵快要被淘汰的行業,一直覺得政府應該要幫忙,不幫忙就癱瘓...」這句,為什麼這也是腦袋不清楚的道德綁架呢? 關鍵就在於,這些人分不清楚「自己的付出」和「別人的需要」。 過去沒有GPS,道路資料建置相對不完整,英國計程車司機得受大量的路線規劃訓練,台灣的計程車駕駛專業,很大部分也在對道路的熟悉。但是技術環境改變了,合格堪用的道路熟悉能力,已經不再是稀缺的資源,人們需要的不是這個。但卻總有人緊抓著自己過去的投入和付出,認為人們應該要為他的付出買單。 這個道理,擺在職業駕駛執照、靠行登錄、乘客保險、全黃烤漆車身等等,也都同樣適用。他們沒辦法接受人們越來越不需要這些機制的事實,而希望維持這些機制,負擔從機制中衍生出來的規費、成本,並且回過頭去叫消費者買單。 岔遠一點,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在算自己「學什麼什麼花了多少學費、時間」,所以「雇主應該要用多少多少價碼來雇用自己」。凡此種種,都是錯把「自己的付出」當成「別人的需要」,要對方買單。 這種談法,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當初的學習和訓練,本質上是在做投資,而投資注定有虧損的風險。對自己負責任的投資人,得要時刻觀察市場、調整投資方向才行。沒道理自以為可以穩賺不賠,硬逼著別人為你的錯誤投資決策買單。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itgwT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左派領導的社會,最後會落入財富的急遽萎縮、效率的急遽下降,其實也不是什麼人謀不臧。仔細想想,他們追求的社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他們希望勞動的報酬越高越好,又希望人人都有工作。這就意味著生產成本得要拉高,解決同樣的問題,花費越多人力越好。能降低成本的,他們說是剝削勞工,能提高效率的,他們說是排除勞工。 比起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好解決更多問題,他們更在意如何在解決同樣問題時,投入更多人力。照著這個邏輯往下走,低效率、財富萎縮,通通都是求仁得仁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今周刊大動作挑戰央行,專題的報導頗有看頭,還搞了支淺顯的影片。今周刊願意槓上彭淮南,理應值得嘉許,但是這支影片還是有矛盾誤導的地方。我們問一個最單純的問題就好,根據這支影片的主張,物價到底是上漲好?還是下跌好? 在前半段,影片抨擊央行壓低新台幣匯率,讓新台幣相對不值錢,拿消費者的購買力,來補貼出口業者的競爭力。在這個段落,影片的主張是不要濫發鈔票來壓低匯率,而要維持消費者的購買力。這也就意味著期望物價降低,好讓小今能買得起一整個包包。 在後半段,影片卻又主張台灣的高實質購買力是靠低物價換來的,而低物價又會導致低獲利、低薪資、創新動能不足。在這個段落,影片反而在主張拉高物價才能拉高獲利、薪資,抬升創新動能。如此說來,物價好像又應該拉高,社會才會更進步。那麼,印鈔票稀釋購買力,豈不成了促進社會進步的德政? 事實是,社會的進步不可能靠印鈔票來達成,因為鈔票只是財富的交易媒介,不是財富本身。只有靠開放競爭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才能讓台灣的服務和商品,獲得更多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讓消費者的需求,來拉抬台灣人力和商品的價碼。 看清楚這一層,就能明白台灣的低薪,反映的是生產效率、品質的低落,以及創新動能不足。而不是倒果為因,認為印印鈔票,或者所有人都願意多花點錢來買,抬高價錢就能鼓動創新。這種靠通貨膨脹或者自願多出錢來支撐的「創新」,終究不會長久。 通貨膨脹不能長久比較容易理解,自願多出錢不能長久就要多說明一下。打個比方好了,這就好像提出一個價格協議,主張我們大家都自願花兩倍的錢,來換取原本的商品和服務。轉眼之間,整個社會的GDP翻了兩倍,可是請問創新的動能哪裡來呢?廠商收了兩倍的錢,也要付兩倍的錢出去呀。整個價格協議豈不是白忙一場嗎? 而這不能長久的理由就在於,人們終究在開放市場中競爭。你自願跟兩倍價的商家買,有人不配合呢?同樣賣一碗滷肉飯,商家加一顆滷蛋來招攬客人,好在競爭中勝出呢?只要是開放競爭,要用全社會的價格協議來創造高所得假象,不只白忙一場,而且終將回到「財富總量/貨幣總量」的原形。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認為靠政治力固定價格,能夠改變什麼。 我反對央行對匯率的操控,也反對央行和政府長年以來,透過媒體對大眾灌輸的外匯存底至上、出口王道論。但是今周刊不能為了槓彭淮南,就傳遞一些扭曲、誤導的觀念,讓大家以為問題只出在貨幣政策。歸根究柢,台灣社會從教育到職場一貫的形式主義,經濟體制中的種種行政壟斷,業者貪圖裙帶利益、迴避市場競爭的企業文化,才是問題的根源。 今周刊的影片連結: http://ift.tt/2ah3uc2 附帶一提,央行雖然當天就發新聞稿,澄清自己從未主張外匯存底越高越好。但前陣子媒體用外匯存底創新高,來吹捧彭淮南是神操盤的時候,央行可沒這麼積極要撇清。撇清與不撇清之間,央行對外匯存底的態度不言可喻。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今周刊

今周刊願意槓上彭淮南,理應值得嘉許,但是這支影片還是有矛盾誤導的地方。我們問一個最單純的問題就好,根據這支影片的主張,物價到底是上漲好?還是下跌好? 在前半段,影片抨擊央行壓低新台幣匯率,讓新台幣相對不值錢,拿消費者的購買力,來補貼出口業者的競爭力。在這個段落,影片的主張是不要濫發鈔票來壓低匯率,而要維持消費者的購買力。這也就意味著期望物價降低,好讓小今能買得起一整個包包。 在後半段,影片卻又主張台灣的高實質購買力是靠低物價換來的,而低物價又會導致低獲利、低薪資、創新動能不足。在這個段落,影片反而在主張拉高物價才能拉高獲利、薪資,抬升創新動能。如此說來,物價好像又應該拉高,社會才會更進步。那麼,印鈔票稀釋購買力,豈不成了促進社會進步的德政? 事實是,社會的進步不可能靠印鈔票來達成,因為鈔票只是財富的交易媒介,不是財富本身。只有靠開放競爭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才能讓台灣的服務和商品,獲得更多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讓消費者的需求,來拉抬台灣人力和商品的價碼。 看清楚這一層,就能明白台灣的低薪,反映的是生產效率、品質的低落,以及創新動能不足。而不是倒果為因,認為印印鈔票,或者所有人都願意多花點錢來買,抬高價錢就能鼓動創新。這種靠通貨膨脹或者自願多出錢來支撐的「創新」,終究不會長久。 通貨膨脹不能長久比較容易理解,自願多出錢不能長久就要多說明一下。打個比方好了,這就好像提出一個價格協議,主張我們大家都自願花兩倍的錢,來換取原本的商品和服務。轉眼之間,整個社會的GDP翻了兩倍,可是請問創新的動能哪裡來呢?廠商收了兩倍的錢,也要付兩倍的錢出去呀。整個價格協議豈不是白忙一場嗎? 而這不能長久的理由就在於,人們終究在開放市場中競爭。你自願跟兩倍價的商家買,有人不配合呢?同樣賣一碗滷肉飯,商家加一顆滷蛋來招攬客人,好在競爭中勝出呢?只要是開放競爭,要用全社會的價格協議來創造高所得假象,不只白忙一場,而且終將回到「財富總量/貨幣總量」的原形。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認為靠政治力固定價格,能夠改變什麼。 我不支持央行對匯率的操控,也反對央行和政府長年以來,透過媒體對大眾灌輸的外匯存底至上、出口王道論。但是今周刊不能為了槓彭淮南,就傳遞一些扭曲、誤導的觀念,讓大家以為問題只出在貨幣政策。歸根究柢,台灣社會從教育到職場一貫的形式主義,經濟體制中的種種行政壟斷,業者貪圖裙帶利益、迴避市場競爭的企業文化,才是問題的根源。 附帶一提,央行雖然發新聞稿澄清自己從未主張外匯存底越高越好,但前陣子媒體用外匯存底創新高,來說彭淮南是神操盤的時候,央行可沒這個積極要撇清。撇清與不撇清之間,央行對外匯存底的態度不言可喻。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ah3uc2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不用加筆解釋。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JUAIl

【讀者投稿】別低估第一銀行的愚蠢,盜領事件後不加強資安反而說不做Fintech創新了 | TechOrange

公股銀行是這尿性,一點也不意外,反正別人的孩子死不完,賠又賠不死我。有趣的是,明明官僚陳腐、不把資安當回事的是公股銀行。金管會還好意思端著官架子,一副我行我上的嘴臉,審核其他銀行的ATM設置。不都拿別人的錢開玩笑的一路貨嗎?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GJuhr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翟本喬對於UBER的觀點,根本是對台灣有害的】 翟本喬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痛幹UBER。這裡的人都知道我對UBER模式的態度是正面的,或者準確一點講,我質疑政府管制的必要性。所以我花點時間,跟大家談一談UBER。 【規範的意義】 要進入所謂翟神的「論點」,甚至開始討論UBER之前,有個觀念必須要先建立一下。人生來就是自由的,是因為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建立起種種規範,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比方說因為自己做的東西被人隨便拿走,會讓我們很困擾,所以我們禁止偷竊。如果答應的事都可以不算數,我們做約定的時候就要提心吊膽,所以我們禁止詐欺背信。如果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就沒有理性溝通、自願合作可言,所以我們禁止傷害殺人。 有了這個觀念,我們就會意識到,任何規定在當時都可能有它的理由。但一旦當時的理由不成立,那些規範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規範的本身是為了要解決問題,無助於解決問題的規範,就只是籠中猴無意義的傳統而已。 【計程車的本質】 接下來我們談談計程車這個行業。 不知道你有沒有搭過朋友的便車?或者有時開車載朋友一段路?在路上,你也許會買罐飲料請你朋友。又或者在你送他到家的時候,朋友會上樓拿個小禮物給你。又或者他說好下次要請你吃飯,甚至更直接一點,塞給你兩百塊錢,說是貼你的油錢。 我要說,計程車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有些人能提供時間、車輛、駕駛技術,有些人需要快速、舒適的移動,供給和需求之間湊在一起,交易就發生了。換的是友情、曖昧、小禮物、飯局或者現金,本質上沒有差別。社交貨幣和金錢都是某種通貨,只不過適用的範圍不同而已。 而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快速、舒適的移動方式,有越來越強的需求。可是朋友不一定有空,認識的人不一定有需要,怎麼樣讓供需的媒合能穿越社交網絡的限制,更有效地完成交易呢?這時候人人都承認的通貨:金錢,就成了重要的交易媒介。 【UBER模式的意義】 可是如果沒有適當的通訊技術,買方有錢也找不到賣方,怎麼辦呢?於是我們建立了小黃這一套通訊技術,讓買方一眼就能認出賣方。可是上陌生人的車有很多顧慮,於是我們建立了車行、牌照、執照管理系統,確保賣方是可信賴的。我們在異地搭車怕在地人欺負生面孔,於是劃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回歸到計程車的本質,就是移動工具的供需交易。我們習以為常的計程車行業模樣和規範,都是在當時的技術水準之下,為了要解決供需交易媒合的問題,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而建立的。可是如果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更高的效率,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後來網路出現了,行動通訊的時代來了,智慧型裝置普遍了。然後,UBER模式誕生了。 我們得要從這樣的視野,才能理解UBER模式真正的意義。它讓供需媒合的通訊問題,不再需要依靠車身烤漆或者人力派車;讓陌生人搭車的安全和品質問題,從金字塔型層層上報的主管機關監理機制,轉向層層下放的社群評價機制。 UBER模式揭示的,是過去這些問題,其實已經有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可以少花點資源在處理這些問題,而把心力放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頭。 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我們到底是要堅守著過去的規範,無視人力物力資源的浪擲,要求所有人照著過去那套來玩?還是要放寬那套規範,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先把問題擱在這裡,回頭談翟本喬。 【翟本喬錯在哪裡?】 翟本喬說計程車供給充分,不需要UBER來畫蛇添足。供給充不充分,這事情不是用眼前看到計程車滿街跑的現象,或者官員做出的人均計程車比統計,就能夠鐵口直斷的。供給充不充分,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人們的需求有沒有滿足。 如果人們的需求已經滿足,持續供給就沒人買單。但是從UBER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的現實來看,需求顯然並沒有滿足,甚至需求還在增加。這裡說的需求增加,指的可不只是載客里程數這種死的數字。真實世界的需求,還包括對車況、服務、安全、方便性等等不一而足的因素。UBER受歡迎,顯然滿足了消費者更多層面的需求。 所以,翟本喬說供給已經充分,是個假命題。他真正要說的是,UBER把計程車的生意給搶走了。而我們必須問問自己,禁止UBER把計程車生意搶走,實際上禁止的是什麼?是禁止消費者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服務的權利。用罰款禁令趕走UBER,把生意還給計程車,實際上犧牲的是什麼?是消費者享受競爭下更好服務的機會,是社會用更高效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至於共乘與否,如果理解我開頭說的「計程車的本質」,就會明白共乘的道德光環,只是文青的多愁善感。一切都是交易。UBER不因為是共乘才正當,也不因為不是共乘就不正當。計程車的道理也是一樣。 【計程車司機怎麼辦?】 對於失業,我不同情那些專業計程車駕駛。因為我知道,只要法規鬆綁,他們會比半路出家的兼職駕駛,有更好的專業素養,來更有效率地靠UBER模式,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賺更多的錢。那些玩票性質或者素行惡劣的駕駛,終究會因為效率不彰、品質不好,慢慢淡出這塊市場。 開放管制,其實對優質的駕駛有好無壞。真正想綁住這些計程車駕駛的,是車行和主管機關的共謀,是車行想要在中間卡位收靠行錢的盤算,是主管機關不想放權給消費者,戀棧業者討好的官威。 這從交通部拋出的台版UBER模式,就看得非常清楚。即使在消費者已經可能用更低的價錢,買到更好的服務的現在,交通部仍然堅持要用規範架起高牆,抬高業者提供服務時的成本、卯定計程車收費下限,要消費者買單。 但凡政府施加管制,我們必須要問法益歸於何處?消費者只能接受行政定價、司機養車行、車行捧官員,這管制的法益,豈不只是層層向上捐輸的劫貧濟富而已嗎? 政府真的要幫計程車司機解套,該做的是放開管制,讓它們可以自由運用新的技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能如此,是不是UBER這間公司來提供服務,我其實是不在意的。可悲的是,UBER一走,就再也沒有誰會來挑戰這些已經沒有意義的規範。我們就注定在行政壟斷築起的高牆之內,納悶著市場競爭怎麼沒有產生效果。 廢話,真正的競爭都被你擋光了,怎麼可能「賣方競爭注定將利益歸於消費者」?只有政府劃定的範圍內,那不痛不癢、真戲假做的競爭而已。而我們真正賠掉的,是社會資源運用的效率,是挪出資源解決其他問題的機會,是一個更好的台灣。 【補充】 有人會問,真的不需要職業駕駛執照和保險嗎? 在政府想像中,車輛出狀況,職業駕駛要能現場排除障礙,所以才會要加入機械和維修知識。可是現在救援服務已經很方便,維修服務與其自己來不如外包。乘客也不會真的有心情等你搞定,駕駛只要會靠邊,放乘客下車就好。 沒什麼人會因為不會修車而被淘汰,但有人會因為危險駕駛而被投訴,這就是市場、消費者在說話。講白一點,那些是政府自以為的駕駛專業當中,乘客不需要的部份。 從社會資源的角度來看,如果要讓每個司機都能處理所有障礙,就得隨車帶著各種工具,或者在各地都準備好即時可用的工具。而這會讓社會得要投入大量資源來製造、裝載工具,但這些工具卻很少能派上用場。 更何況為了操作工具,司機還得花大量時間學習、訓練。這些訓練也是同樣,鮮少派上用場。投入大量資源卻沒有相對實益,這就是效率出問題。因此我們才會發展出司機專心開車,故障找維修廠來排除這樣的分工,好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 當然,我也不排除有人會願意為了職業駕駛執照買單。但市場應該是以開放的狀況為基礎,人們再加上各自認為的額外服務或優勢:職業駕照、無障礙設施、第三方責任險等等,讓消費者來做選擇。而不是由政府強制規定,要消費者照單全收。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翟本喬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痛幹UBER。這裡的人都知道我對UBER模式的態度是正面的,或者準確一點講,我質疑政府管制的必要性。所以花點時間談一談。要進入所謂翟神的「論點」,甚至開始討論UBER之前,有個觀念必須要先建立一下。人生來就是自由的,是因為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建立起種種規範,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比方說因為自己做的東西被人隨便拿走,會讓我們很困擾,所以我們禁止偷竊。如果答應的事都可以不算數,我們做約定的時候就要提心吊膽,所以我們禁止詐欺背信。如果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就沒有理性溝通、自願合作可言,所以我們禁止傷害殺人。 有了這個觀念,我們就會意識到,任何規定在當時都可能有它的理由。但一旦當時的理由不成立,那些規範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規範的本身是為了要解決問題,無助於解決問題的規範,就只是籠中猴無意義的傳統而已。 接下來我們談談計程車這個行業。 不知道你有沒有搭過朋友的便車?或者有時開車載朋友一段路?在路上,你也許會買罐飲料請你朋友。又或者在你送他到家的時候,朋友會上樓拿個小禮物給你。又或者他說好下次要請你吃飯,甚至更直接一點,塞給你兩百塊錢,說是貼你的油錢。 我要說,計程車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有些人能提供時間、車輛、駕駛技術,有些人需要快速、舒適的移動,供給和需求之間湊在一起,交易就發生了。換的是友情、曖昧、小禮物、飯局或者現金,本質上沒有差別。社交貨幣和金錢都是某種通貨,只不過適用的範圍不同而已。 而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快速、舒適的移動方式,有越來越強的需求。可是朋友不一定有空,認識的人不一定有需要,怎麼樣讓供需的媒合能穿越社交網絡的限制,更有效地完成交易呢?這時候人人都承認的通貨:金錢,就成了重要的交易媒介。 可是如果沒有適當的通訊技術,買方有錢也找不到賣方,怎麼辦呢?於是我們建立了小黃這一套通訊技術,讓買方一眼就能認出賣方。可是上陌生人的車有很多顧慮,於是我們建立了車行、牌照、執照管理系統,確保賣方是可信賴的。我們在異地搭車怕在地人欺負生面孔,於是劃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回歸到計程車的本質,就是移動工具的供需交易。我們習以為常的計程車行業模樣和規範,都是在當時的技術水準之下,為了要解決供需交易媒合的問題,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而建立的。可是如果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更高的效率,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後來網路出現了,行動通訊的時代來了,智慧型裝置普遍了。然後,UBER模式誕生了。 我們得要從這樣的視野,才能理解UBER模式真正的意義。它讓供需媒合的通訊問題,不再需要依靠車身烤漆或者人力派車;讓陌生人搭車的安全和品質問題,從金字塔型層層上報的主管機關監理機制,轉向層層下放的社群評價機制。 UBER模式揭示的,是過去這些問題,其實已經有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可以少花點資源在處理這些問題,而把心力放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頭。 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我們到底是要堅守著過去的規範,無視人力物力資源的浪擲,要求所有人照著過去那套來玩?還是要放寬那套規範,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先把問題擱在這裡,回頭談翟本喬。 翟本喬說計程車供給充分,不需要UBER來畫蛇添足。供給充不充分,這事情不是用眼前看到計程車滿街跑的現象,或者官員做出的人均計程車比統計,就能夠鐵口直斷的。供給充不充分,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人們的需求有沒有滿足。 如果人們的需求已經滿足,持續供給就沒人買單。但是從UBER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的現實來看,需求顯然並沒有滿足,甚至需求還在增加。這裡說的需求增加,指的可不只是載客里程數這種死的數字。真實世界的需求,還包括對車況、服務、安全、方便性等等不一而足的因素。UBER受歡迎,顯然滿足了消費者更多層面的需求。 所以,翟本喬說供給已經充分,是個假命題。他真正要說的是,UBER把計程車的生意給搶走了。而我們必須問問自己,禁止UBER把計程車生意搶走,實際上禁止的是什麼?是禁止消費者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服務的權利。用罰款禁令趕走UBER,把生意還給計程車,實際上犧牲的是什麼?是消費者享受競爭下更好服務的機會,是社會用更高效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至於共乘與否,如果理解我開頭說的「計程車的本質」,就會明白共乘的道德光環,只是文青的多愁善感。一切都是交易。UBER不因為是共乘才正當,也不因為不是共乘就不正當。計程車的道理也是一樣。 對於失業,我不同情那些專業計程車駕駛。因為我知道,只要法規鬆綁,他們會比半路出家的兼職駕駛,有更好的專業素養,來更有效率地靠UBER模式,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賺更多的錢。那些玩票性質或者素行惡劣的駕駛,終究會因為效率不彰、品質不好,慢慢淡出這塊市場。 開放管制,其實對優質的駕駛有好無壞。真正想綁住這些計程車駕駛的,是車行和主管機關的共謀,是車行想要在中間卡位收靠行錢的盤算,是主管機關不想放權給消費者,戀棧業者討好的官威。 這從交通部拋出的台版UBER模式,就看得非常清楚。即使在消費者已經可能用更低的價錢,買到更好的服務的現在,交通部仍然堅持要用規範架起高牆,抬高業者提供服務時的成本、卯定計程車收費下限,要消費者買單。 但凡政府施加管制,我們必須要問法益歸於何處?消費者只能接受行政定價、司機養車行、車行捧官員,這管制的法益,豈不只是層層向上捐輸的劫貧濟富而已嗎? 政府真的要幫計程車司機解套,該做的是放開管制,讓它們可以自由運用新的技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能如此,是不是UBER這間公司來提供服務,我其實是不在意的。可悲的是,UBER一走,就再也沒有誰會來挑戰這些已經沒有意義的規範。我們就注定在行政壟斷築起的高牆之內,納悶著市場競爭怎麼沒有產生效果。 廢話,真正的競爭都被你擋光了,怎麼可能「賣方競爭注定將利益歸於消費者」?只有政府劃定的範圍內,那不痛不癢、真戲假做的競爭而已。而我們真正賠掉的,是社會資源運用的效率,是挪出資源解決其他問題的機會,是一個更好的台灣。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今天發現了一件事,有人刪留言。這讓我非常不爽。 我這個人講話雖然不客氣,但有錯就道歉,有不妥就更正。不管你是心虛還是不爽,刪文太沒品了。尤其是底下還有我(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的回應,你刪掉自己的留言,等於把我的回應也刪掉了,太不尊重人。 刪留言的人最好出來說清楚,這是為了你自己好。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民報】遏止颱風天山難 時力提案:登山前保險、獲救者付費

奴性的真正樣貌是:自己不會替自己的安危打算,人家不打你自己不會做自己該做的事。可是人家威脅著要打你,卻就乖乖照做,不會說「這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負責啦,打屁喔!」,而是鼓掌叫好「真是英明進步有遠見,本來就該這樣呀~」 媽寶人民。反正回頭出了事,還要賴別人嘛。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OlhcP

翟本喬:Uber 是一個對台灣有害的公司,而且根本不想溝通

依照約定,處理一下。 要進入所謂翟神的「論點」,甚至開始討論UBER之前,有個觀念必須要先建立一下。人生來就是自由的,是因為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建立起種種規範,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比方說因為自己做的東西被人隨便拿走,會讓我們很困擾,所以我們禁止偷竊。如果答應的事都可以不算數,我們做約定的時候就要提心吊膽,所以我們禁止詐欺背信。如果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就沒有理性溝通、自願合作可言,所以我們禁止傷害殺人。 有了這個觀念,我們就會意識到,任何規定在當時都可能有它的理由。但一旦當時的理由不成立,那些規範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規範的本身是為了要解決問題,無助於解決問題的規範就只是籠中猴無意義的傳統而已。 接下來我們談談計程車這個行業。 不知道你有沒有搭過朋友的便車?或者有時開車載朋友一段路?在路上,你也許會買罐飲料請你朋友。又或者在你送他到家的時候,朋友會上樓拿個小禮物給你。又或者他說好下次要請你吃飯,甚至更直接一點,塞給你兩百塊錢,說是貼你的油錢。 我要說,計程車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有些人能提供時間、車輛、駕駛技術,有些人需要解決移動的需求,供給和需求之間湊在一起,交易就發生了。換的是友情、曖昧、小禮物、飯局或者現金,本質上沒有差別。社交貨幣和金錢都是某種通貨,只不過適用的範圍不同而已。 而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快速、舒適的移動方式,有越來越強的需求。可是朋友不一定有空,認識的人不一定有需要,怎麼樣讓供需的媒合能穿越社交網絡的限制,更有效地完成交易呢?這時候人人都承認的通貨:金錢,就成了重要的交易媒介。 可是如果沒有適當的通訊技術,買方有錢也找不到賣方,怎麼辦呢?於是我們建立了小黃這一套通訊技術,讓買方一眼就能認出賣方。可是上陌生人的車有很多顧慮,於是我們建立了車行、牌照、執照管理系統,確保賣方是可信賴的。我們在異地搭車怕在地人欺負生面孔,於是劃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回歸到計程車的本質,就是移動工具的供需交易。我們習以為常的計程車行業模樣和規範,都是在當時的技術水準之下,為了要解決供需交易媒合的問題,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而建立的。可是如果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更高的效率,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後來網路出現了,行動通訊的時代來了,智慧型裝置普遍了,然後,UBER模式來了。 我們得要從這樣的視野,才能理解UBER模式真正的意義。它讓供需媒合的通訊問題,不再需要依靠車身烤漆或者人力派車;讓陌生人搭車的安全和品質問題,從金字塔型層層上報的主管機關監理機制,轉向層層下放的社群評價機制。 UBER模式揭示的,是過去這些問題,其實已經有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可以少花點資源在處理這些問題,而把心力放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頭。 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我們到底是要堅守著過去的規範,無視人力物力資源的浪擲,要求所有人照著過去那套來玩?還是要放寬那套規範,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先把問題擱在這裡,回頭談翟本喬。 翟本喬說計程車供給充分,不需要UBER來畫蛇添足。供給充不充分,這事情不是用眼前看到計程車滿街跑的現象,或者官員做出的人均計程車比統計,就能夠鐵口直斷的。供給充不充分,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人們的需求有沒有滿足。 如果人們的需求已經滿足,持續供給就沒人買單。但是從UBER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的現實來看,需求顯然並沒有滿足,甚至需求還在增加。這裡說的需求增加,指的可不只是載客里程數這種死的數字。真實世界的需求,還包括對車況、服務、安全、方便性等等不一而足的因素。UBER受歡迎,顯然滿足了消費者更多層面的需求。 所以,翟本喬說供給已經充分,是個假命題。他真正要說的是,UBER把計程車的生意給搶走了。而我們必須問問自己,禁止UBER把計程車生意搶走,實際上禁止的是什麼?是禁止消費者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想要服務的權利。用罰款禁令把生意趕走UBER,把生意還給計程車,實際上犧牲的是什麼?是消費者享受競爭下更好服務的機會,是社會用更高效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至於共乘與否,如果理解我開頭說的「計程車的本質」,就會明白共乘的道德光環,只是文青的多愁善感。一切都是交易。UBER不因為是共乘才正當,也不因為不是共乘就不正當。計程車的道理也是一樣。 對於失業,我不同情那些專業計程車駕駛。因為我知道,只要法規鬆綁,他們會比半路出家的兼職駕駛,有更好的專業素養,來更有效率地靠UBER模式,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賺更多的錢。而那些玩票性質或者素行惡劣的駕駛,終究會因為效率不彰、品質不好,慢慢淡出這塊市場。 而真正綁住這些計程車駕駛的,是車行和主管機關的共謀,是車行想要在中間卡位收靠行錢的盤算,是主管機關不想放權給消費者,戀棧業者討好的官威。 這從交通部拋出的台版UBER模式,就看得非常清楚。即使在消費者已經可能用更低的價錢,買到更好的服務的現在,交通部仍然堅持要用規範架起高牆,抬高業者提供服務時的成本、卯定計程車收費下限,要消費者買單。 但凡政府施加管制,我們必須要問法益歸於何處?消費者只能接受行政定價、司機養車行、車行捧官員,這管制的法益,豈不只是層層向上捐輸的劫貧濟富而已嗎? 政府真的要幫計程車司機解套,該做的是放開管制,讓它們可以自由運用新的技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能如此,是不是UBER這間公司來提供服務,我其實是不在意的。可悲的是,UBER一走,就再也沒有誰會來挑戰這些已經沒有意義的規範。我們就注定在行政壟斷築起的高牆之內,納悶著市場競爭怎麼沒有產生效果。 廢話,真正的競爭都被你擋光了,怎麼可能「賣方競爭注定將利益歸於消費者」?只有政府劃定的範圍內,那不痛不癢、真戲假做的競爭而已。而我們真正賠掉的,是社會資源運用的效率,是挪出資源解決其他問題的機會,是一個更好的台灣。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EoP0nw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台灣的確需要右派政黨,但國民黨不是選項

小國民黨林家興,最近在聯合相對論針對國民黨存在的正當性,插下最後一枝定軍旗:「台灣需要中間偏右的政黨,而國民黨正是唯一符合資格的政黨」。

我說它是定軍旗,是因為台灣的確需要中間偏右、尊重市場機制的政黨。我說它是最後一枝,是因為國民黨並不是這樣的政黨。林想拿中間偏右來證明國民黨存在的必要,反而恰好證明台灣不需要國民黨。

在中國歷史上,國民黨相對於共產黨,的確曾經是偏右的陣營。這在冷戰格局中尤其顯著。但在台灣歷史裡,國民黨卻恰好是站在右派自由市場的對立面。

國民黨不夠格自稱右派


長年黨國不分的統治下,國民黨用特許豢養裙帶事業、打造龐大的國企及公法人網絡,一手建立如今掏空財政、導致社會衝突的軍公教保甚至全民健保。這種由政治權力來主導資源分配、扭曲市場的作派,正是典型的國家主義左派政黨。現在崩潰中的委內瑞拉,正是這麼搞的。

與此相對,黨外則是從反對特許、要求國企民營自由化、調整軍公教勞保起家的,這個傳統至今未息。好比說對於健保,民進黨政策會提出的方案,就是近乎新加坡個人帳戶制的家庭帳戶制,是遠比現在的健保制度更尊重市場機制、更強調人民自身權責的。這才是中間偏右的作派。

時間拉近一點,看看基本工資問題。相對於朱立倫狂喊30000,國民黨敗選後持續加碼。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只在競選時姿態保守,即使在野時,也不是瘋狂加碼搞民粹。這都是民進黨尊重市場的表現,而不是妄想用政治力裁罰定價,就以為世界會變成烏托邦。理由很單純,因為尊重市場自由、理解市場機制,是民進黨創黨以來重要的思想傳統。

相對地,國民黨即使在冷戰時期,搭台灣的順風車被歸於右派。其實攤開創黨宗旨的三民主義,裡頭對市場機制完全無知、毫無尊重可言。國民黨如今跳出來加碼搞民粹,也只是投機心態作祟,在打政治算盤而已,沒有核心價值可言。

林說國民黨是中間偏右,請問世界上哪個保守右派政黨,會像個跳樑小丑似的,在基本工資瘋狂加碼,當成是自己的功績呢?又有哪個保守右派政黨,會為紅十字會這樣的裙帶組織護航,堅守專法呢?不會有的,因為右派的核心價值就不是這樣。

國民黨沒本事做個真正的左派


當然我也承認,因為台灣社會被國民黨的大政府威權統治馴化已久,不像英美有悠久的公民自治和市場經濟傳統。所以左派民粹在台灣的政治市場上相對討好,很多人相信政治力可以安排一切,政府應該而且可以為人民的生活負責。

在這個社會氛圍中,國民黨下野就開始跑去跟時代力量混在一起,搞左派民粹,雖然對社會沒有任何幫助,但在政治上的確是個很討喜的做法。然而林更取巧的地方在於,即使國民黨過去搞威權計畫經濟,現在搞左派民粹,他還是試圖把國民黨定位在中間偏右。這是有道理的。

如果把國民黨定位在左派陣營,就得直接面對時代力量的鮮明對比,而他得要避免這樣的狀況。國民黨和時力擺在一起,不只是兩者優劣一目瞭然,更會有上駟對下駟的降格之嘆。曾經統治整個中國的百年老店,如今和島國上新興的五席小黨同台比武,看在忠黨如林家興者眼中,那真叫情何以堪。

但其實只有國民黨自以為是上駟,時力表現出的政治能量,早已超越國民黨,成為國會中最主要的左派力量。相形之下,國民黨看起來只是群人多必有白痴的烏合之眾而已。

台灣社會不需要國民黨


至於林念茲在茲的國民黨經濟成就,一句話打死:機會成本。沒有國民黨的裙帶圈在劫貧濟富,台灣民間的力量可以更勃發。沒有國民黨的黨國教育在愚民,台灣的民智和競爭力可以更出色。沒有國民黨殺光一整代台灣精英,今天的台灣可以很不一樣。

一路盤點下來,國民黨右不及民進黨穩健,左不及時代力量犀利,更沒有核心理念可言。就只是個台灣歷史上肇基於軍事強權壓制,為裙帶利益而結合的利益團體而已,當然也不配被稱為政黨。台灣社會不需要國民黨,林家興你自己下去打手槍吧。

補充


喔家興不好意思,原來這是李正皓寫的。

更多討論: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柯P:文湖線推早鳥,某幾站有優惠

睡前看到柯文哲說:在內湖上班的人應該住在內湖,沒住在內湖,是都市計畫失敗。我真的會做惡夢。 這個掌握權力的人,完全不理解市場機制的運作,不理解需求的多面向。只會用自己腦補的單一維度,來想像自己可以大筆一揮,讓萬物各安其位。這真是令人髮指的傲慢,無可挑剔的知識僭越。 現實當中,想住內湖不一定是為了上班方便,上班方便也不是挑選住址的唯一考量。你要計畫什麼?你怎麼知道人們的偏好如何流動?你的計畫靠什麼來修正?憑什麼叫人配合? 市場很單純,供不應求買方把價錢搶高,利益自然會帶動建設,解決問題。利潤下滑甚至虧損,投資方向自然得要修正。只要不要有左瘋嚷著房價被炒作,要求政府停發建照、禁止交易就好。 你還別以為我在胡扯,立法院現在躺著一部住宅法修正草案,裡頭就明文授權政府在房價波動有炒作之虞時,停發建照、禁止交易。別問我這如何能有助解決問題,我只確定政府從此又多一個向建商勒索的手段。 然後建商們得花更多財力心思,來討好官員、打點關係,甚至靠此打擊競爭對手。最後犧牲住宅品質、勞動條件,這又有什麼好驚訝的呢?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zH1ac

債留子孫的台灣勞健保真的是「龐氏騙局」?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注意到有些朋友轉發這篇時,好像誤解了文章的宗旨,說明一下。這篇文章的宗旨就是在說「龐氏騙局是有嚴格定義的,在那個定義下,健保等等都不算龐氏騙局」。 而我的態度則是,就算把龐氏騙局的定義縮得很嚴苛,也不能改變健保導致資源濫擲、醫療崩壞、財政失衡、世代不正義的事實。不算龐氏騙局又如何? 這篇結尾用「健保畢竟有做事」來開脫,卻忽略掉機會成本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本來可以有個更負責任、更永續的醫療生態);看到錢在流動,就覺得是好現象。這是會計師只會算錢卻不懂經濟學的侷限,也是凱因斯以來整個社會的通病。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snvMc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溫水煮青蛙】可悲之處不是 Google 佔領了旅遊業,而是許多公司默許它這樣做 | TechOrange

這篇文章以及種種「邪惡的資本家掌握了人們的需求資訊,快逃啊~~」的所謂批判,都有個相同的態度,就是「自己免費使用的時候,覺得理所當然;可是有誰賺到錢了(就算不是直接從自己口袋裡掏錢),就是萬惡無良。」只會無腦仇富甚至反商,卻看不見社會因此產生的進步。 我們都不用談這些年Google提供的免費平台,這些年幫多少人解決了多少問題。光講旅遊這碼事就好。所有旅遊服務提供者,都想接觸到潛在的旅遊消費者,反之亦然。這是市場上所有人,對於資訊的渴望和需求。廣告行銷本身,就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應運而生的。 既然需求在這裡,那麼拿掉Google用大數據堆出來的廣告投放網絡,我們以前是用什麼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塞在信箱裡、在領事館前派送的傳單,不知所謂、浪費資源。 在那個技術環境下,欠缺資源的服務提供者,要觸及消費者更是難如登天。花蓮的一間小民宿,根本砸不起幾十萬投文宣,來碰觸到一點點潛在消費者。強者的優勢更明顯,甚至砸的起錢下電視廣告。 對消費者而言,也是如此。得實地查踏、跟朋友打聽,才能多知道一點當地的多樣服務。我小時候,人們就是這樣規劃旅遊的。這也是旅行社團體服務模式的由來,只有少數人能掌握旅遊資訊,一般消費者只能任其擺佈。 後來網路出現了,一切開始改變。小店家架網站、用部落格經營口碑。消費者輸入關鍵字,就能看到各種選擇。資訊越來越多,又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旅遊資訊平台網站,來幫消費者過濾、整理資訊。 到了這個時候,回頭來看那些所謂「用高價買斷廣告,壟斷消費者視聽」的大品牌,其實他們的處境是非常悲情的。他們就算砸錢買斷廣告,也不可能阻止消費者上網Google,上平台比價看網友評論。 這讓他們砸的錢,幾乎註定被搭便車,帶動消費者上網搜尋,找到其他服務提供者的機會。這些廣告預算,同時確保能Google提供免費服務。讓消費者只要看看廣告,就能自由使用平台,找到需要的資訊。 但是被搭便車是一回事,這生意還是划算。因為有那些價格敏感度低、時間成本高的人,會爽快地買單廣告投送的服務。小商家可以靠特色和口碑出線,不必砸大錢印派傳單。消費者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接觸到更多資訊。好個皆大歡喜。 可這些進步,有些人偏偏看不見。只在意有人賺到錢,不在意那些錢是用多少貢獻換來的。得了便宜還賣乖,寫這種破文章來沽名釣譽,裝模作樣。看了就覺得噁心。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B8ARi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總統沒說的 阿婆茶葉蛋真相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我當然是反對這種營業特許制度的。但我得說,許多人在批評這種特許制時,下的決心不夠。他們雖然質疑阿婆茶葉蛋的獨家生意正當性,但對於特許制的合理化說詞:「維持觀光地風貌」,其實是認同的。 認同這套說詞之後,他們終究會想要有個威權機制,來統籌分配特許。這讓他們對特許制的批評,終究搔不到癢處,政府仍然被授權禁止或者放行某些商家,裙帶關係依舊主導了利益分配。 至於我,壓根不認為「維持觀光地風貌」是個理由,讓政府有權干涉人們的行動自由。就算有誰能管,也該是當地居民用自治的方式,來收取環境負載費用,以價制量來進行控制。政府只扮演確保當地居民產權得到落實的角色,而不是天外飛來的特許威權。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YXiW1

好肥!台灣世曦8高層 月薪超過151萬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官股、國營、吃權力軟飯的結構不改,去盯什麼三等親、專業背景,是沒有意義的。到時候充其量就是換一批人去做肥貓,或者在不同事業體中間調動洗人事。因為核心競爭力在討好權力,肥貓當然要養,不然誰願意在國會、中央幫你護駕呢?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YC5FuU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歐陽妮妮作弊前4天 台藝大修改校規 - 自由娛樂

台藝大一年九億收入,裡頭有六億來自政府補助,你說它聽誰的呢?是要捍衛自己作為專業學校的信譽,還是要給個面子,好確保自己的政治關係?答案很明顯。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umRyG

柯文哲:E化是關鍵 應該2歲發平板 | 地方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跑去跟主計總處談電子支付,是哪裡接錯線了?認為只要人人有設備,就能落實電子支付,這種對問題的理解,又是出自哪個宇宙的現實?歸根究柢,哪個幕僚給的談參? 台灣電子支付的腳步會如此緩慢,金管會從中作梗,扼殺銀行經營彈性,絕對是頭號戰犯。央行沒有積極補位,也是難辭其咎。主計總處就是個可憐巴巴,在末端收拾殘局的帳房。跟它談有卵用啊? 還要拿稅金來扮聖誕老人咧,簡直嚇尿我了。難道不知道前陣子才剛立法,滑天下之大稽,要禁止讓孩子自己用電子設備嗎?真是養套殺一氣呵成啊。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HiQtR

輔大社會系所(野生版)

禁毒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製造更多問題:暴力、社會排擠、衝動犯罪,這個道理想一想其實就會明白。順著這個邏輯,其實政府禁止性交易、禁止賭博、禁止基本工資以下的工作,也通通都是這個道理。 你會說,照這樣講政府禁什麼都會製造更多問題,難道政府不用禁止殺人、搶劫、偷竊、詐欺嗎?倒不是那麼極端,禁與不禁中間還是有原則的,關鍵就是不要去禁止那些人們兩廂情願去做的事情。 你會說兩廂情願的界線很難畫,也有人會自願被殺,也有人是迫於形勢下海討生活呀。從現狀來看,政府禁的東西包山包海,自願被殺、被搶、被騙的倫理難題,離我們還很遠。 至於那些迫於形勢的人,退一步看,他們終究在自己既有條件之下,做出可能的最佳選擇。真的要幫助他,就給他更多選擇,而不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正義感」,而禁止他做出某些選擇。這只是偽善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uIL7l

最該整併的政府機關,為何藍綠都改不了?/報導者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民主政治就是個政策買票的花式競賽,誰能讓最多人「相信」你當選會對他有利,誰就能獲得權力。好吧,我承認這句話是我說的。 而政府預算的邏輯,也不是先看有多少事要做,再看得要花多少錢,再來想辦法找錢。這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政務官和選民的邏輯。 對於靠政府預算吃飯的事務官,以及靠政府支出吃飯的裙帶廠商而言,課稅挖錢是多多益善,反正就算舉債通膨,第一波肥到的還是他們。先把餅做大了,然後是各部門之間的爭奪角力,然後才是無事忙地想辦法弄出各種標案,好確保人人都有油水。 而既然民主政治是場政策買票的花式競賽,政務官自然也會為了確保自己的權力,跟著攪和進去。慷全民之慨,大搞各種無意義的政府業務。 以至於我真的很難想像榮保羅這樣的政治人物,到底怎麼有辦法取得權力?畢竟美國是有公民自治和自由價值觀的社會,台灣只有一群無行為能力,整天巴望著掌權者來幫他安排後半輩子的真順民和假暴民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rEBf0

獨立出版詩集《餘人》二刷暨劇場演出計畫 | flyingV

工商服務一下。 林季綱的詩集要二刷了。我雖然整天幹醮國家機器,但偶爾也會讀讀詩,而林季綱則是我特別有印象的其中一個名字。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他的部落格去看看:http://ift.tt/1oiVNXZ 最近他的風格有點轉變,從以往的輕簡直觀,到最近的意象越來越繁複,訊息越來越深奧。詩人內在的煎熬正熾,我預感有什麼即將噴薄而出。而這次的演出,或許正是靈光乍現的時刻。 跟我一樣對林季綱有興趣,不想錯過那靈光乍現時刻的人,請務必購票買書。給自己一次心靈震盪的機會,也給這樣傲然袒露自我、面對市場的詩人,一份他值得的尊重。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Uao6U

勞斯萊斯 不賣飛機引擎 改賣「飛行時數」|產業|2016-07-05|天下雜誌第601期

重點是解決問題,賣的是解決方案,比的是方案品質和效率,商品只是媒介而已。看不清這點,營業模式的改革永遠搔不到癢處,產業的提升當然也只做得出表面工夫。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Db5mk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這種徒增勞工和雇主成本,硬是給仲介創造利多的無聊法規,就該廢除,沒有疑義。這還只是第一步咧。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uWF7v

FEE

真正的權力,不是在施展暴行時展現,而是在施展暴行之後見真章。如果你得為暴行付出代價、遭受懲罰,那你也沒啥權力可言。真正的權力是,明明犯了錯,卻不會被追究。 而什麼樣的人能達到如此境界?那些代行國家意志的官員、警察,那些和權力如膠似漆的裙帶夥伴,才能有罪不罰。這,才是真本事。開槍跑路什麼的,都是家家酒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kCGdN

藏電? 郝明義團隊查台電會計帳 陷入僵局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查帳自始就無助於解決問題。就算把會計帳都攤出來,你說花費太高,台電說剛好而已,不然你來做做看。彼此之間根本沒有對話、判斷的基礎,只能用常識胡思亂想,在媒體上搞民粹口水戰而已。 真正的清白,靠嘴砲是沒有用的,得要進到市場裡才能驗證。把特許、政策補貼全部拿掉,根除討好權力的必要,肥貓自然沒有棲身之處。眼前規模經濟的優勢,早晚像中華電信那樣,被其他電信業者逼得吐出來給消費者。 以為查帳、核算成本,就可以清汙防弊,結果往往只是搞政治鬥爭,最後基層魚死網破、肥貓照樣富得流油。看看健保為了防杜想像中的藥價黑洞,結果搞到基層醫療崩壞,掌握特許權的財團法人照樣吃香喝辣,還不明白嗎?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hf5uG

銀行分行變身 金管會有異見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金管會的官員們,接到上市公司的監察人檢舉,卻坐視董事夥同詐欺犯掏空公司。放著正事不幹,卻跑來管銀行的營業時間和分支機構。 二十年來他們說怕過度競爭,用分支機構的總量管制,一手壓制金融業的正常發展、一手抖著官威作威作福。現在實體分行裁撤風起,又擺出一副先知嘴臉,駁回部分銀行設置分行的申請:「你們不知道實體分行已經退流行了嗎?」 事實是,不同的銀行在市場中有不同的經營策略,處在不同的發展狀況。金管會不論在宏觀的總量管制層面,或者微觀的個案放行層面,都從來無從知悉,也根本不在意市場的需求。 官員們真正在意的,只是要確保自己的威風抖得出來。抖得出威風,才換得到利多。而分行設置的許可與否,正是監理無能的金管會,用來刷存在感、權力尋租的工具。 我們就來看看,新政府是會繼續執迷在這些破爛權力的幻夢當中,拿台灣的產業發展來賠葬。還是會甘心釋權,讓市場做好市場的工作。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oFCYl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中國債務狂潮下的瘋狂套利

對接量化寬鬆、創造資產泡沫、債留中國、錢進世界。這整個套路看起來怎麼那麼眼熟?你以為會替你監管資本的人,根本就是權貴複合體的左腳。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xc8qp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榮保羅──國會山上的末世先知

真的很驚人,在干涉主義如此橫行,什麼破事都要賴給政府的世界,居然還有這麼不合時宜的人。所有慷人之慨搞裙帶的政治人物,都該感到汗顏。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kP5gJ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電鍍廠排廢水 毒死下水道工人 | 蘋果日報

把這種殺人犯繩之以法,才是政府存在的意義。政府少拿那些自以為是的公共利益來模糊焦點,把力氣花在刀口上才是正辦。 【以下轉貼 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個殺人事件好嗎? 陳峻偉,22歲,衛生下水道保養工人,下去三重下水道工作時被偷排氰化物的廢水毒死,與他一起工作的爸爸沒死但往後身體也將承受難以復原的傷痛,更不要說喪子之痛。 我接過污水處理工人憤慨的跟我報案,在某日月潭飯店工作的他被老闆強逼排放廢水入潭,他具名投訴環保局卻只看到環保局公務員進去飯店跟經理喝咖啡。 我對這種事實感到無奈且無計可施,我覺得我不管怎麼努力都很難打破這種「小型到根本沒有人會在意的官商勾結」。 但這絕對不會是單一事件! 如果我們不在乎他的死,我們就是在集體霸凌整個社會的基層勞工,陳峻偉被毒氣毒死肯定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而排放毒水的受害者也不會是陳峻偉和其他倒霉的衛生下水道工人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fIGSN

維尼熊說書1-1下: 詭辯與真相之什麼是經濟學?

維尼熊說書1-1下: 詭辯與真相之什麼是經濟學? 斷線重連,一百種尷尬。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fATEu
維尼熊說書1-1: 詭辯與真相之什麼是經濟學?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pZk2j

永春都更案 不同意戶上午遭突襲拆除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這就是林洲民大建築師所謂的「把權力給好人,他就會做好事」。像這種自以為了不起的權力走狗,就是不能理解「你的好不等於我的好,你沒有權力因為自己覺得好,就來為我做決定」。 話說,行政院版的都更條例修法,不只沒有 放棄多數決原則(也就是九成持分同意,一成反對無效),還放寬到八成甚至半數決了唷。尊重產權的底線沒守住,加個用來豢養裙帶專家的委員會,搞一堆行政救濟程序的表面功夫又如何?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Bq2Em

前朝爛攤 中央行政機關App數量將大砍 - 財經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其實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當你的人事費用、行政成本、專案預算,通通只受長官意志指揮,不受盈虧壓力約束的時候,肯定會幹出這種能夠交差但毫無實益的事情。 反正大不了上媒體給人罵個兩天,長官去國會給人電一電。作戲作完之後,事務官還是照樣端著鐵飯碗,政務官大不了調任,還是會給你做滿年資好領優退。明年預算編列的時候,挪一挪藏一藏,照樣弄些破案子出來,好發包給外面的裙帶廠商。到時各部會法人有志一同,用上萬頁的預決算報告砸過來,立委哪顧得了這許多,選民又不在意。 別老說有些事無利可圖,所以得要讓政府來做。明明市場上已經有各種免費商業模式,就算人們不願意為APP掏錢,商人也會願意為流量買廣告,端看商業創新的巧思而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9cAI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