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6千台幣優先入座遭抵制 台一蘭拉麵致歉 - 大紀元

是的是的,一蘭是該道歉。台灣人要的是大排長龍的熱鬧,以及大汗淋漓排到之後的小確幸。對於有人「膽敢跑去賺錢,再拿那些臭錢來節省時間」的齷齪行徑,我們這個不興認錢的高尚社會,是絕對不齒的。 但是,既然座位有限、供不應求,除了透過排隊這種方式來競爭之外,我們也不排斥一些別的競爭方式。好比拚關係啦、拉人脈、秀身分啦。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才是你在這塊土地上走跳的核心競爭力。 認人不認錢,才能確保真正貴族們,不會被那些賺了幾塊錢,就以為自己是VIP的暴發戶,拿錢來挑戰他們的權威。這是台灣的核心價值,不容撼動。 #既然存心不讓錢好用 #何必整天吵著要分錢 #排隊排出興趣來也是一絕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rlGwaA

賴建寰/容積代金是照妖鏡 台北市議員到底站在誰那邊?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談政策卻對經濟學沒概念,就只能丟一些「炒作」之類情感上很討好,實際上卻什麼也沒講清楚的詞彙出來。 這篇文章口口聲聲說容積的獲利也是炒作、因為容積獲利而帶來的公保地高價也是炒作。炒作出來的獲利和價格,沒有了也是活該。但這些「炒作」的幕後黑手是誰?誰讓這些容積真的能變現?誰讓建商敢出高價購入公保地換容積?是那些拿自己的錢、用自己的身家貸款買房的人。你要去怪他們嗎? 整個容積移轉制度,是政府到處濫劃怠徵亂大便在前,才要調動市場力量來協助地主解套,幫政府擦屁股順利徵收。所有買房者和建商的資金,通通都被調動起來,為政府買單徵收,公眾在這過程中已經得利。政府得了便宜還要賣乖?還要把獲利都黑成炒作? 現在推的容積代金制度,本質上就是政府要在地主和建商之間的交易上抽稅。同樣一組供需曲線,稅抽得越多、交易量就越少,這是經濟學上的鐵律。政府卡進來,會把1400年能解決的問題,延長到8000年,也是理所當然。居然還好意思擺出一副「反正都是有生之年解決不了,變成8000年又何妨?」的嘴臉,被公保地主揍也是剛好而已。 更別提拿容積市值來估算代金的荒謬。容積的市值是買房者掏錢買出來的,人家買的是房子,是具體的物件。只有容積沒有房子,你真以為這「市值」有建商會買單? 這般童子軍在嘴砲治國,台灣人你不會心寒嗎?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rSEOl5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低工時高工資低物價是天經地義,是人們本來就該享有的權利! 都是資本家太貪婪、太黑心,剝奪人們的權利! 咱們黑死資本家,禁止高工時低工資高物價,就能把權利還給人民了! #要講花言巧語誰不會 #說實話反而被人圍剿真是何必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東西變貴就黑「慣老闆」?打臉網路流傳的經濟學理論:一例一休讓物價漲就該漲 | BuzzOrange

有個朋友是經濟學博士,我三天兩頭就要挖苦他:為什麼你們經濟學界,會放任王己任那種破爛「經濟學理論」四處流傳,然後居然是我這種參野狐禪的,跳下來要矯正這些基本觀念呢? 他的回答也很經濟學:你的工作就是自由研究寫文章,你幹爆這些人只是換個主題,做這件事情幾乎沒有成本。學界的收入來源是接標案、寫報告跟政府核銷,投文章拚升等,學界做這件事情成本太高。當然是你做啊。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iiz2S1

傳藝評審誣指學歷造假/指揮家溫以仁 獲國賠50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灣的海歸人才,看看下場,嗯。傻子才要回來這個不明是非、沒水準又愛假高貴的地方。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r7AZo9

沒有建商就會天下太平嗎?李茂生教授,你錯了。

先讀這篇:年輕人買不起房 李茂生:犧牲建商救國就不能考慮嗎?

因為對真實世界經濟運作方式的理解非常幼稚,李教授提出的這個解決方案,也就顯得非常幼稚。他以為「建商」是個天上掉下來的惡魔黨,只要剷除了就會天下太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想像一個沒有建商的世界

我們就假設一下,我們真的把建商消滅了,從零開始。天下真的就會太平嗎?

接下來,我們還是得面對許多真實的問題:產業聚落、交通設施的格局會改變,誰來決定什麼時候在哪裡蓋什麼樣的房子?房子年久失修、設備老舊,誰來決定哪些屋子要拆掉重建?哪些屋子要如何維護?這些動作,又要在什麼時候進行?

在最終極的意義上,這些決策的決定權在於消費者。但是消費者的偏好資訊既隱密又分散,還會不斷變化。連今年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三年後的你自己,會需要什麼樣的房子,誰又有能力預測未來呢?

於是,不論是政府或者某個私人機構,勢必得要在極度有限的資訊之下,猜測消費者的需求,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蓋某個樣式的房子。因為資訊不充分,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這些猜測勢必會有誤判的風險。興建的時間點、蓋的地段、選的房型,可能不是消費者要的。這樣一來,就會有資源浪擲的問題。

既然誤判難以避免、資源有限不堪浪費,我們只能去想:怎麼樣激勵人們做出最佳的判斷,並且在做出錯誤判斷的時候,能夠迅速修正呢?這時候找專家學者來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你說這樣對,他說那樣對,怎麼說都有道理。歸根究柢,我們得要有個機制,讓做出正確判斷的人,能夠得到獎勵;做出錯誤判斷的人,得要付出代價。

如何透過獎懲,矯正資源浪費?

如果不論決策對錯,都只是幾場嘴砲會議就能了事。那麼整個制度,就注定衍生出種種資源浪擲。政府拿公帑搞社會住宅,正是這樣一種機制:做對,沒有人會得到獎勵,做錯,沒有人會需要付出代價。既然錯誤不用付出代價,自然沒有動機修正,自然造成資源浪費。

相反地,市場機制,本身就內建這樣的獎懲。選對時間地段樣式,房子賣得順手、有利可圖,做出正確判斷的人,自然能夠得到獎勵;房子賣不順手、還得降價求售,做出錯誤判斷的人,自然得要付出代價。因為得要付出代價,錯誤得以盡速修正,資源從而減少浪費。

而我們回過頭來看,那些猜測消費者需求,並且盡力做出最佳判斷好獲利、得要因為錯誤判斷付出代價的人,不就是建商嗎?被李教授講得像是天上掉下來,只要剷除掉再靠政府來取代,就可以天下太平的建商。其實,根源是來自人們的需求。建商的確是衝著自身的利潤而行動,卻在無形中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更有效率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李教授以為建商是問題的根源,其實建商的存在,是在解決政府主導下,供給缺乏誘因、錯誤難以修正的問題。把建商剷除,靠政府來主導住房供給,我們還是得要解決這些問題。而民主選舉、審議民主、參與式預算這些嘴砲花招,可沒辦法創造足夠的誘因,來解決這些問題。

有錢人買走房子,窮人怎麼辦?

這些大道理,其實也不用我來推理。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住房供給,就是由政府「按需興建」、「按需分配」。裏頭多少貪贓尋租不說,改革開放前的住房質量,和改革開放後的住房質量,孰好孰壞,中國人自己心裡有數。

如果說你心有不安,總還惦記著「窮人怎麼辦?」那麼我的建議是:直接了當一點,發錢搞重分配。讓窮人變得不那麼窮,可以到市場上出價競爭。不要把解決問題的人(建商)當成問題解決,以為沒有利潤就沒有價格,沒有價格就沒有稀缺。

因為你想要的,別人可能也會想要,就算不讓人們用出價來競爭,人們還是得要用別的方式(比身家、比勢力、比窮、比戶籍)來搶好的地段、喜歡的房型。就算不讓金錢來表達價格,稀缺它終究不增不減,它,就在那裡。

延伸閱讀:


更多討論: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給展是給面子?已故漫畫宗師鄭問遭「極度羞辱!」 | 即時新聞 | 20170607 | 蘋果日報

為什麼要保證首展留給台灣?一群不自愛,不尊重藝術家,只敢申請政府標案、不敢拿自己的錢來開價的掮客,憑什麼拿情懷勒索,要鄭大師落葉歸根? 鄭大師是文化瑰寶,就該讓它價高者得。那些只想談情懷,一說到開價就唱高調,說什麼文化無價(其實是自己不想掏錢)的流氓,活該得不到首展的光芒。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sR6rbI

改變學歷敘薪 科技部廢除專任助理工作酬金參考表 近萬人適用 | 鉅亨網

拆除價格管制是好事,但有個更根本的問題得要談一談:那就是這些機構,拿的都是政府補助。政府補助有個最大的問題是,它的金額是固定的。一項補助計畫的預算編列核發額度,是行政部門想出來的,很難有即時調整的彈性。 既然會拿到的錢是固定的,人們為了追求損失最小化、獲利最大化,最合理的邏輯就是壓低支出。至於品質導向什麼的,自然就變成口號,反正只要能跟行政部門交差核銷就好。行政部門也是,只要有報告可以上傳到網站上就好。至於報告的影響力什麼的,被國會挑出來電再想辦法衝個流量,反正有做就好。 這裡頭欠缺的,是誘因機制。民間智庫的研究,得要做出影響力,才能得到社會認同,認同才可能轉化為收入。靠政府標案豢養的智庫,卻幾乎沒有做出影響力的誘因,只要長官之間人情上過得去,大家馬馬虎虎也是一年過去。 這個靠政府預算豢養的架構沒有改變,只是拆除價格管制,有可能走向「花大錢聘請高精尖人才做出擲地有聲的研究」嗎?我不會說沒有可能,但更可能的是能凹就凹、能盧就盧,請一個博士後不如請五個碩士生。 整天哭低薪,卻指望著政府來養你,不覺得很好笑嗎?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rT6Tsn

一蘭在台首店店長年僅26歲 打工度假變事業

照林淑芬的邏輯,日本當初就應該拒絕她去打工,端麵根本不是人才,還會排擠日本本地勞工就業。就算要進軍台灣,也應該要找留台海歸的日本人,怎麼可以找台灣人! 堂堂國會議員,見識居然淺薄至此,真是可悲。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rJYS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