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今周刊大動作挑戰央行,專題的報導頗有看頭,還搞了支淺顯的影片。今周刊願意槓上彭淮南,理應值得嘉許,但是這支影片還是有矛盾誤導的地方。我們問一個最單純的問題就好,根據這支影片的主張,物價到底是上漲好?還是下跌好? 在前半段,影片抨擊央行壓低新台幣匯率,讓新台幣相對不值錢,拿消費者的購買力,來補貼出口業者的競爭力。在這個段落,影片的主張是不要濫發鈔票來壓低匯率,而要維持消費者的購買力。這也就意味著期望物價降低,好讓小今能買得起一整個包包。 在後半段,影片卻又主張台灣的高實質購買力是靠低物價換來的,而低物價又會導致低獲利、低薪資、創新動能不足。在這個段落,影片反而在主張拉高物價才能拉高獲利、薪資,抬升創新動能。如此說來,物價好像又應該拉高,社會才會更進步。那麼,印鈔票稀釋購買力,豈不成了促進社會進步的德政? 事實是,社會的進步不可能靠印鈔票來達成,因為鈔票只是財富的交易媒介,不是財富本身。只有靠開放競爭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才能讓台灣的服務和商品,獲得更多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讓消費者的需求,來拉抬台灣人力和商品的價碼。 看清楚這一層,就能明白台灣的低薪,反映的是生產效率、品質的低落,以及創新動能不足。而不是倒果為因,認為印印鈔票,或者所有人都願意多花點錢來買,抬高價錢就能鼓動創新。這種靠通貨膨脹或者自願多出錢來支撐的「創新」,終究不會長久。 通貨膨脹不能長久比較容易理解,自願多出錢不能長久就要多說明一下。打個比方好了,這就好像提出一個價格協議,主張我們大家都自願花兩倍的錢,來換取原本的商品和服務。轉眼之間,整個社會的GDP翻了兩倍,可是請問創新的動能哪裡來呢?廠商收了兩倍的錢,也要付兩倍的錢出去呀。整個價格協議豈不是白忙一場嗎? 而這不能長久的理由就在於,人們終究在開放市場中競爭。你自願跟兩倍價的商家買,有人不配合呢?同樣賣一碗滷肉飯,商家加一顆滷蛋來招攬客人,好在競爭中勝出呢?只要是開放競爭,要用全社會的價格協議來創造高所得假象,不只白忙一場,而且終將回到「財富總量/貨幣總量」的原形。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認為靠政治力固定價格,能夠改變什麼。 我反對央行對匯率的操控,也反對央行和政府長年以來,透過媒體對大眾灌輸的外匯存底至上、出口王道論。但是今周刊不能為了槓彭淮南,就傳遞一些扭曲、誤導的觀念,讓大家以為問題只出在貨幣政策。歸根究柢,台灣社會從教育到職場一貫的形式主義,經濟體制中的種種行政壟斷,業者貪圖裙帶利益、迴避市場競爭的企業文化,才是問題的根源。 今周刊的影片連結: http://ift.tt/2ah3uc2 附帶一提,央行雖然當天就發新聞稿,澄清自己從未主張外匯存底越高越好。但前陣子媒體用外匯存底創新高,來吹捧彭淮南是神操盤的時候,央行可沒這麼積極要撇清。撇清與不撇清之間,央行對外匯存底的態度不言可喻。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