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我看賈克大地的《節日》──關於前現代、現代,和人類文明的將來

前陣子看了部老片子,賈克大地( Jacques Tatischeff )的《節日》。這老兄有個稱號是「法國的卓伯林」,雖然我估計他本人對這稱號挺不樂意,但的確快速地讓我們理解他的問題意識在哪裡:對現代化的批判。

這說起來就是老一套了:細密的分工把人變成一顆顆螺絲釘,追求生產效率的文化抹煞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情,社會變得越來越疏遠,每個人看起來都一樣,之類之類你懂的。觀眾們笑中帶淚,罵兩句萬惡資本主義,心裡頭義憤填膺,第二天繼續回到辦公室去打卡上班,接電話去也。

在賈克大地、卓別林,甚至往回推到工業革命初興那個年代,用這樣的視角來批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站在21世紀的當下,還用這種態度來面對現代化,就未免太沒有眼界了。

讓我們把視角拉遠一點,自然可以看到人類文明怎麼了。現代化這現象當然很龐雜,多少學者皓首窮經,在挖掘這個現象。但其中最核心的關鍵概念,終究不脫亞當斯密他老人家在針廠車間考察之後,點出的一個規律:「分工產生效能」。我們熟悉的泰勒化生產線,就是把複雜勞動拆分成一個個機械式的動作,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延伸閱讀:台灣經濟為什麼沒有起色?因為我們還在讓孩子穿制服呀!


這最直接的影響,當然就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財富的大噴發。這裡說的財富可不是錢,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資源:食物、衣服,各種消費品。透過不斷的分工,再加上能源發現、技術進步,人類的基本生活所需變得越來越容易取得,各種商品和服務也不斷推陳出新。

我聽到那邊那位在說了:你丫難道不知道,那種機械化勞動有多麼泯滅人性嗎?沒錯,你要是叫我到郭台銘的車間去幹活,別說一天,恐怕一個鐘頭我就要精神崩潰了。而的確,也正是因為這些機械化勞動是這麼泯滅人性,所以一個個中國人就老實不客氣地,死給他們看。

但問題是:我們要因此回到「過去那個黃金時代」,那個人人自給自足,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動手的日子嗎?我的答案是:不要,但也要。

不要的是,我們不是要「回到」過去那個黃金時代。因為那就不是個黃金時代呀,沒有現代化帶來的細緻分工,你丫連生活資材的取得都有問題。前現代的生產方式,根本不可能支撐經過現代化洗禮之後,如今龐大的人口數量。

但我怎麼又說要呢?因為那種自己動手、掌控生活的感覺,的確是好的嘛。人類就不是機械,幹嘛要假裝自己是呢?關鍵的差別是:這次我們不是要「回去」,而是要「進入」人類文明的下一個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在農事參與、手工實作當中,找尋生活的樂趣。

在這裡我們必須坦承面對的是:正是現代化的細緻分工,撐起足夠的財富生產,讓我們這些文傻有物質基礎,可以去尋求這種樂趣。而這種追求,在更廣泛的意義下,也正是在現代化分工的脈絡當中,又衍生出來的新的生活方式。

尤其在自動化科技發展之下,那些最機械化的工作,不斷被真的機械所取代。這一方面當然造就了科技性失業的問題,但也把人類從生產基本生活所需的勞動當中解放出來。我們越來越不需要人力來參與生產,也能讓生活資材不虞匱乏。這一切恰好都是在現代化不斷發展的狀況下,必然發生的結果:生產勞動拆得越細,就越方便自動化機械進場接手。

單純地批判現代化,緬懷前現代的生活方式,這既不誠實,也不現實。不誠實的點在於:沒有經過現代化的洗禮,我們就沒有活得像個人的物質基礎。避談這件事,難免顯得數典忘宗。不現實的點在於:想像中很浪漫的前現代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浪漫,人活在當中並沒有那麼「像個人」。

在這個視角底下,我們就可以迴避掉一個弔詭的兩難:一方面主張人類要活得有尊嚴,要過有人性的生活;二方面又焦慮那麼多人失業,簡單勞動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差。不用糾結了,就是專心發展自動化生產,好讓人有物質基礎活得像個人就好。

所有的人,也是專注在幫助彼此活出味道、活出精彩,好為彼此的生活增光添彩就好。而不用糾結著要把彼此塞回車間裏頭,去跟自動化機械拚搏。你丫怎麼知道,他真進了車間哪天會不會受不了,跑到樓頂要死給你看咧?要我就肯定死給你看。

而這一切,最後都會歸結到一個問題:我們人類還能夠執著在就業維生的分配體制當中嗎?還是整個文明要朝向課金遊戲的方向發展:要在這世界玩耍,不用花錢也沒問題,頂多拿不到高精尖的裝備而已,還是可以活得很有滋味的。但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延伸閱讀:資本家不會告訴你的祕密


回到賈克大地。我們站在21世紀的當口,回頭看他老人家的心急如焚,我們可以多幾分同情的理解。但我們還是要帶著來自未來世界的歷史縱深,誠誠懇懇地跟他老人家說:「你放心,將來有一天,人類又會可以活得像個人。只不過那時候的人活得像個人的方式,跟你所熟悉的方式,不會再是一樣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