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這位記者該學點金融常識

先讀這篇:借錢給你淘寶 再把你賣了貸款給他

一家公司拿自己的錢放款給你,把債權賣了變現,再把變現所得拿去放款。這樣的模式如果也要大驚小怪,那這位記者最好別搞清楚現代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政府授權給銀行授信,銀行透過授信(也就是貸款)創造貨幣(銀行取得債權),銀行取得的債權、賺到的錢成為資產,又讓銀行可以放更多貸(創造更多貨幣)。搞清楚了,心臟怕也停了。


當中關鍵的差異,在銀行有授信印錢的特權,以及隨之衍生的槓桿風險(講白了就是印出來的錢趕不上放出去的債,債權收不回來,連鎖違約就變成金融風暴)。而螞蟻放貸的錢不是印出來的,收購債權者的錢也不是印出來的,槓桿風險不可同日而語。要把螞蟻金服的作為跟房地美類比,這個基本認知要有。有了這個基本認知,就知道兩者之間可比性其實挺低的。

可比性低還在另一個層面。當初次貸風暴,有一個因素是政府為了追求「表面上的」族裔平等和「人人有房住」的願景,對銀行放貸時的信用評估和利息設定,做出大量的干涉。一手禁止銀行拒絕房貸申請、禁止銀行對貸款人設定不同利息;一手對那些風險高、利息高的債務,做出各種利息補貼和擔保(當然,用的是納稅人的錢)。

政府威逼利誘,總之要讓人人都貸得到錢,付的利息還要夠低,好實現「人人有錢買房」的表相。上行下效,銀行當然也樂得配合演出:原本不敢放的債也敢放了,反正政府會擔保;原本收不到的利息也敢收了,反正政府會補貼;原本不敢擔的風險也敢擔了,反正大到不能倒,政府自然會出來紓困。

而雷曼連動債和隨之衍生的金融商品,都是因為銀行明知這些債務有毒,政府補貼遲早會抽手,乾脆把債權打包再打包、分級再分級,好把風險轉嫁出去。我不會說這是對的,但追本溯源,這些有毒的債權是怎麼搞出來的?是政府自以為是的「好意」,一如既往地,搞出了適得其反的後果。

這是次貸釀成風暴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螞蟻放貸用的是自己的錢,不是變出來的信用;也沒有政府威逼利誘來促成貸款,要是信用評估失準、爛帳太多,賠的是自己的錢、掉的是自己的股價、縮水的是自己的資產。你怕他大到不能倒,他還怕浮濫放貸搞砸股價咧。

回過頭來,再看這篇報導裡的風聲鶴唳。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覺得根本沒話找話講,只是要藉反中恐中的情緒,來刷個存在感和「正義之師」形象而已。

至於報導裡面那位研究生,有人為了他「年息14%也敢借」而大驚小怪,高呼「會出問題的」。這樣的人顯然不明白,現實世界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放貸生意從來都是個概率問題。放貸不是賣便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相對短的時間裡完成交易,確定性相對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不確定性)。「出問題」本來就在預料之中,重點在風險的評估夠不夠準確,有沒有配合風險開出不同的利率,來補償可能的損失。

誤以為是「因為」利率太高,「所以」還不了債,會出問題,其實是倒果為因。真實的狀況是,因為銀行評估他還不了債的概率高、風險高,所以要借錢給他,得要開出更高的利率,來提前補償可能的損失。至於願不願意接受這個利率,要不要老實還錢,還得看貸款人對自己信用殘值的評估。殘值低的話,不借白不借大不了賴帳,爛命一條;殘值高的話,要嘛就是根本不敢借,要嘛利息再高也得捏著鼻子把錢還了,不然就要蒙受殘值貶值的損失。

有的人會說,這樣是優待富人、苛待窮人,還不起錢的人要借錢,利息「應該」比照還得起錢的人。說這種話的人,自己卻絕對不會這麼幹。就算不收利息,也只肯借給夠靠譜會還錢的人、借給他換到的人情債夠划算的人。這正是差別定息,本質上跟銀行沒有區別。

那種不論靠不靠譜,有人伸手就借錢、定息沒有分別的做法,結果就是變成冤大頭。要嘛早點學乖,要嘛悽慘落魄。 說穿了,這種自以為是的「應該」,正是前面提到種種政府干涉的溫床。至於後果如何,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