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對小生產者的支持系統,成本由誰來負擔?


今天難得出門,去聽老朋友 謝昇佑去和 @文青別鬼扯的鬼王吵架。釐清農業現況之餘,最後的話題來到「對小生產者的支持系統,成本由誰來負擔?」

謝雖然反對「殘補式的社會福利」,但依然認為政府應該以投資的角度,建立小生產、加工者的支持體系,提供知識、技能上的協助。

謝從兩個方向說明這個主張的好處:一是這種投資可以期待它在產業面創造出的利多,二是放任不管依然會增加社福角度的成本,不如在前端直接投資輔導。

接下來就要凸槽了。

開放市場本身,其實就是這種創新最務實、最直接的支持體系。小生產者的創新,如果真的能被市場接受,很快就會得到投資者、消費者的挹注。不論是通路鋪貨、協助量產、下單消費,資源會不斷湧入。

相反地,這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不成立,不論是投資人不青睞、無能推動量產、消費者不買帳(這點尤其重要),整個創新的商業化就不成立。

而那些真的為社會所需的創新,其實會在消費者的熱烈需求催促之下,一關關打通。就算初始創新者無能成就商業模式,也會有有能力的人願意接盤。所以說,這些創新根本不需要政府來建立什麼支持體系,市場會用需求和價格,直接支持創新商業化過程中的種種成本。

而那些需要政府挹注,把成本外部化到政府建立的支持體系,才能在商業上獲利的創新。講白了,都是些並不被社會急切需要、也不是消費者熱切想要的創新。


延伸閱讀:台灣的經濟為什麼沒有起色?因為我們還在讓孩子穿制服啊!


因為資源有限,所以急不急切會很要緊,也是市場制度用來調度資源的重要指標。但是政府建立的支持體系,卻會用公共支出負擔那些原本無法在商業上成立的創新,讓他們和那些本來就能在商業上成立的創新,一同在市場上存在,呈現出兩者都能在商業上成立的假象。也就是說,扭曲了市場。

這麼一來,就模糊了熱切需求和一般需求之間的疆界,市場機制原本調動資源滿足需求的功能也因此癱瘓。只有用公共支出支持的多元假相,和政策補貼給那些原本無法在商業上成立的小生產者,創造出來的尋租空間。

後退一點來看,這對消費者也是不利的。因為那些小生產者原本可能會進一步嘗試,找出其他能被市場接受的創新。但有了政策補貼,小生產者反而會迷失在「這種創新就足以在市場上立足了」的錯覺,放棄了更多可能性。

我甚至還沒談到政府建立這個支持體系時,可能衍生出的種種與市場脫節、專家學者趁機尋租的問題。總歸一句,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補貼,只要會扭曲市場,就沒有好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