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最近立法院在推Fintech。但是在科技創新顛覆傳統金融樣態的表面之下,Fintech其實還昭示了經濟政策思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從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引領經濟政策思維的,是大名鼎鼎的凱因斯主義。它之所以會竄紅,說穿了其實不值錢:是因為它主張的「擴大貨幣供給」(印錢)、「增加政府支出」(花錢),都有助於政府擴大權力。掌權者想要擴權,凱因斯主義正好為他作嫁,兩方一拍即合,自然風行各國。 但是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我們一方面看到監理機關和銀行之間,注定沆瀣一氣的徒勞;二方面看到量化寬鬆讓權力邊陲為通貨膨脹買單,劫貧濟富的嘴臉;三方面又目睹負利率風潮席捲各國,負利各國卻依舊疲軟無力。 凡此種種,似乎都昭示著凱因斯主義的路線走到了瓶頸:我們不能靠著政府和銀行印錢,來解決問題、創造財富。畢竟金錢只是財富的交易媒介,而不是財富本身。真正能解決問題、創造財富的,是在邊界開放、規則明確的市場當中,彼此合作、交易的人民。 而Fintech乃至於數位經濟的出現,昭示的正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復興曙光。因為奧派總是拒絕政府擴權,所以始終不受各國政府青睞,在和凱因斯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如今凱因斯主義漸露疲態,海耶克的書卻在Fintech圈內風行,這絕對不是偶然。 面對著世界的負利率風潮,我擔心的是思惟方式不改,繼續朝著凱因斯主義的死胡同走,只會在貨幣政策無能為力之後,開始加碼財政政策,大搞擴張政府支出。 與其讓政府舉債加稅,把民間的錢搜刮進來幫大家花,搞出一堆裙帶利益集團。不如試試奧派的路線,專心改善法規環境、行政效率,來讓人們在市場當中合作、交易,學著解決自己的問題。 #Fintech #凱因斯主義 #奧地利經濟學派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1W9spm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