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重點閱讀】與其期待免費的午餐,我們來想想教育是什麼吧

對於教育,長久以來有種基進的公共化想像:認為中小學公立多、高中大學私立多的現象,代表整個教育資源是呈金字塔型的分配。而在大學中,前段補助多、後段補助少,也加劇了金字塔型的分配。金字塔型分配,就代表越往高端越稀缺,競爭就會越劇烈。所以這路基進的教育公共化思考,主張不只要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均質,連高等教育也要均質化、公共化、免費化。

全面免費而且均優的高等教育,這聽起來好像是個社會福利烏托邦。姑且不談可行性的問題,畢竟要不要免費教育,只是資源分配和稅賦輕重的問題。把國防支出和各種煙火型預算樽節下來,再給企業加些教育稅,捏著鼻子也就辦得起來了。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呀,那麼政治正確的方向,當然值得政治人物們嘴它一下。

但我們必須想想,均優的高教求的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是為了緩解競爭,坦白說,把高教均質化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國中免試入學,大家就到高中聯考競爭;高中免試入學,大家就到大學聯考競爭。大學免試入學,大家就比學校資源。大學均質化,競爭一樣會發生在研究所、博士班、博士後,甚至就業關卡、公職考試。




導致競爭的,是社會上機會的稀缺。只要機會稀缺,不論是廣設大專院校,或者十二年國教,或者高教均質公共化,最多都只能承擔延後競爭的這一把手,而終究無法迴避競爭。而且甚至可以說,這個延後可能會累積更多的壓力,讓最後的競爭一下子變得非常劇烈而殘酷。

為了紓緩競爭或者讓壓力正常釋放,一個思考的路徑是,鼓勵多層分流,國中之後用高中、高職來分流,高中之後用理論、應用來分流,大學以後用研究導向和市場銜接來分流。但我覺得這還沒有反省到問題的根本,那就是競爭的成因是什麼,機會的稀缺是什麼。為了更理解機會的稀缺是什麼,我們要回過頭來想想人類的經濟活動是什麼。

經濟活動的經典定義,是有效率調用資源來解決匱乏問題。但是在某個時間點之後,傳統意義上的匱乏已經被高漲的生產效率給消滅了。也就是說,人類生存所需物質財富的總量,已經足夠了,接下來要處理的是分配問題。

過去我們解決分配問題,靠的是交換。你用勞力換取貨幣,然後跟別人換取生活所需。但我們延續著過去的習慣,把注意力擺在物質財富上頭,總覺得別人要拿些什麼東西來跟你換,或者要參與某些東西的生產,才值得一個機會。

可是一方面物質的生產已經過剩,不需要那麼多人投入了。二方面大量生產的後果,讓人對進一步擴大物質生產有疑慮。於是,在物質生產這個領域,人類能獲得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以台灣來說,十幾年前是外移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現在則是越來越大規模地被自動化機械取代。就算要擴大公家雇用來創造就業,但卻導致財政惡化,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雅典娜說:「你不是還有生命嗎?」問題是現在就算願意賠命,也不一定找得到機會。就算你甘願做牛,人家還寧可用鐵牛咧。

這正是機會稀缺的時代背景,但不論如何,人類還是需要機會去參與交換和協作呀,而傳統的企業家忙著整併、裁員、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好因應越來越激烈的跨國競爭。期望他們來為人們創造機會,是太折騰他們了。

這正是人類所面對的困境,而將來的世代,將會面臨到更嚴峻的考驗。在這種狀況下,就算我們繼續投注資源來打造高教的高樓大廈,可這個高樓真的承諾得起誰的未來嗎?還是只是搭建了一個去競爭化的升學主義海市蜃樓,讓人們以為按圖索驥就能迎向光明未來?到時候除了靠著政治力扭曲,給高教師資和相關從業人員創造大量政策紅利之外,終究是一場空,整個社會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真正的癥結在於,既然機會不斷稀缺,就該把注意力放在創造機會。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得要把教育的典範從「在同一條道上和其他人競爭輸贏快慢」,轉化為「找出自己獨特的特色好和別人進行交換、合作」。沒有這後一把手,對於教育的大量公共投資只是一場幻夢。




我並不是主張失敗主義,好像高教就絕對沒有可能接合市場需求。而是既然人人終究得要面臨「自己要拿什麼東西出來跟人交換?」的問題,那又何必鋪一條高教的康莊大道,讓大家以為此路升官發財,蠱惑大家去走?何不打開天窗說亮話,別讓孩子跟著別人走一樣的路啦。將來的世界裡,想辦法找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做跟別人不一樣的自己,才有機會拿點什麼東西出來換,才有活路。

話又說回來,難道公共教育就不能擔當這個重責大任,幫助人們成就多樣性,成就與眾不同的自己嗎?我必須說,我非常存疑。都還不談國家機器有千百種衝動,會想要把教育變成是鞏固統治、擴張權力的工具。光是國家機器上令下行,層層控制的習性,以及多方拉扯、各方監督的體質,天生就讓它盲信、畏縮,不適合去幹這件事。

成就多樣性,不能期待政治。政治本質上就是保守的,在國家主導之下,教育的典範更是大可能荒腔走板。這後一把手,得要靠公民自己來,用自學、互助和網路基礎建設,來打造不同的教育典範。最適合幹這件事的,就是瞬息萬變的網路社群,以及眼前這個活潑潑的大千世界。不論作父母的,或者作子女的,都該睜開眼睛看看眼前的世界,而不要去盲信過去的康莊大道。

過去高教資格真的是好東西,恰好是因為稀缺確保了它的價值。但如果我們誤以為過去被認為是好的東西,如今就讓所有人都有,那就叫好上加好,那就誤解了經濟運作的邏輯。把稀缺的東西普遍了,非但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反而是讓問題回到原點:人們繼續得去尋找新的稀缺,來進行彼此交換。真正基進的教育想像,也該從這個認識出發,而不要被侷限在過去的典範裡,走錯了路。

退一步看,有人主張要調整看待大學的方式,回歸到「學習知識的機會提供者」而不是「徵別人力的文憑提供者」。這個切入點陳義雖高,但是我非常同意,整體社會的認知應該要朝這個方向調整。教育應該要協助學生發展能力,而不是執著在徵別人力,尤其後者往往會反噬前者。

但也就是在這裡,我們陷入了思考的盲點:誰說現有的高教體制是最好的學習場域和模式呢?在網路時代,高精尖的知識真的需要到大學才能取得嗎?讓學生面對各校良莠不齊的師資去碰運氣,這真的是合理的嗎?高教體系能壟斷的,恰好只剩下提供文憑的角色,而不是提供知識的角色。


延伸閱讀:關於教育的兩種基進想像


跳脫對高教體系的盲信,思索網路的角色吧。如果是追求知識的免費化、公共化,網路是比實體學院更務實、更低成本的選項。實做和互動的學習經驗,也不必然要和學院綁在一起,可以朝更民間、更多元的方向去設想。用在地作坊式、師徒式的學習機制,取代高教學院的量產機制。讓知識普遍化、公共化的理想並沒有錯,但執著在高教的結果,就是很容易跟文憑主義混在一起,反而看不見真正改變的可能。

結尾還是來補充一下羅胖的這期節目:教育難題的意外答案。我們要先理解這個時代中,人所遭遇的真實處境,才能看得到人的出路,以及教育可能扮演的角色。一味地擴大公共教育,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