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變成貧富之爭。一方指責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給家長和學生製造無謂的時間和金錢負擔;另一方就辯護多元入學不是多錢入學,家長所得和入學管道沒有顯著關聯。
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指責和辯護其實沒有意義。選擇什麼制度,關鍵是目標、成本、效益及誘因設計。
多元入學的目標很清楚:讓學校有指考分數以外的資訊來源,作為選材的標準;讓學生有指考以外的機制,向學校展現自己的特質。
但資訊不是多多益善,學生和學校了解彼此都需要花費時間心力,都有成本。如果大家都為了多元而多元,對評審老師、家長學生而言都是場災難:面對海量的書審面試,老師到後來不是麻痺,就是應付了事;家長學生得要爭奇鬥艷搏出位,卻很可能白忙一場。整個社會為了多元入學投入的成本越來越多,多元入學創造的效益反而越來越模糊,形成不必要的浪費。
照理來說,願意投入多少成本,來獲取(提供)多少資訊,這些資訊又能帶來多少效益,各方自有盤算別人不必操心。然而現行兩階段分發的制度設計,的確就鼓勵大家為了多元而多元。因為採兩階段分發,校方和學生平添了一種參加多元入學的誘因,那就是先搶先贏留後路。學校想要先把學生綁住,學生想先有個落腳處,結果真的太不滿意,才考慮用指考來分發。
因為有這種先搶先贏的誘因,加上少子化招生不易的大環境,各校當然想方設法突破配額限制。校方選擇多元招生的動機,就不只是要招到適才適所的學生,更是要先綁住學生、確保招生成效。學生選擇多元入學的動機,未必是真有什麼稟賦要展現,而是想先卡個位再看狀況。也就是說,為了多元而多元,如前所述,這注定衍生資源浪費。
而要導正為了多元而多元導致的浪費,做法也非常單純:各種入學管道統一分發。這樣一來,就在制度上排除掉透過多元入學先搶先贏的誘因,讓多元入學回歸初衷:幫助雙方取得必要資訊、彼此媒合。
更多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