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問題不在大學評鑑

先讀這篇:王盈勛:台灣教育史上最貴的千億騙局

這篇批教育部搞計畫競爭、考核的虛妄,批得蠻重的,可惜沒搞清楚「向誰拿錢,就會對誰負責」的道理。於是結論就導向與其「市場競爭」(但其實不是),不如教育部統籌規劃分配,各校不用挖空心思編造計畫、中央也省得後續考核評鑑,大家兩免。


但是透過種種計畫的公開徵求、評選,本來就是為了處理「預算如何分配才能公開、公平」這個問題。而我們之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是為了節制(或者正當化)少數官員,憑一己之見、之私分配預算,所可能帶來的權力尋租或者資訊不足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教育資源的配置、使用,是由中央預算從上到下來進行的。這個格局不調整,種種計畫編列、考核評選的交易成本疊加,不只是必然,也是必要之惡(難道官員大筆一揮就能決定百億預算,我們會比較安心嗎?)

要調整這個格局,一個基進的作法是縮減既有預算,轉為發放給學生家長的教育津貼。讓教育工作者為了爭取消費者認同,而戮力改善教學品質。但這在政治上難以成立,因為沒有一個參與預算編列的單位,有動機去替一群看不到的家長,爭取這些預算。

一個可能的突破口是:如今越發興盛的自學社群,可能在摒棄中央主導的教育規劃之時,主張要將自己沒能享受到的教育預算資源,轉換成教育津貼,來讓他們可以自己選擇、打造想要的教育環境。這樣一來,擺脫預算編列從上而下格局的資源配置決策,就有啟動的可能。

當然有人會擔心,學生終究難免被家長代理,而家長又沒有能力做出好的選擇。但是,想想選擇與後果之間的連結強度和鏈條長度,我們可以預期,更負責任的教育選擇終究會勝出。

因為教育如果無效失準,孩子長大在社會上找不到定位和生活方式,首當其衝要倒楣的就是父母。尤其對比現在這種官員擘畫,整代人的教育流於形式的狀況,做決定的是少數精英,倒楣的還是父母。官員只在「社會整體發展」這個模糊曖昧的層次上,擔點罵名而已,好官我自為之。

有了從家庭出發,由下而上讓消費者主導教育資源配置的格局,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才會成立。而當然,這就意味著教育商品化。但是讓有心走自己的路的人,接受教育工作者的討好,自由選擇(或者打造)需要的教育;讓教育工作者不是忙著應付官員,而是致力改善教學、滿足需求。商品化,又有什麼不好呢?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