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重點閱讀】別再聽信政府打房打房了

請先閱讀:想和朋友一起住到老嗎? 瑞士合租公寓已經進化到連「小貝比」都可以共享了

這篇文章裏頭歌頌瑞士政府課稅、限價,反對房產市場自由化。值得關注的是,縱使諸般管制課徵,結果房價並沒有降到大家都付得起。這是當然的,大家都付得起的房價,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為房子不只是遮風避雨的房子,還是包括區位、交通便利、生活機能等等的一整套產品。大家都付得起的房價,意味著每個人想住什麼地方都可以。但現實生活中就是有稀缺、有稀缺就有競爭。你想住,我也想住,咱倆就得拚個先後。

就算把房價通通定死成一坪一塊錢,甚至改用配給的不准買賣,一樣的問題還是會跑出來。只不過原本用金錢來表現的價格,轉而變成透過人脈關係(你跟我都想住同一個地方,那就看誰跟政委關係好)來表現,或者拳頭大的是哥哥。這樣比較文明嗎?我不認為。

順著這個邏輯,其實也沒有大家付不起的房價,只有「我付不起的房價」。而會付不起,追根究柢就是三個原因:要的太多了、有的太少了、沒搞清楚狀況。前兩者說到頭來就是權衡與交換,要不降低自己的期望,要不多跟人交換累積資本,第三個比較難理解。


延伸閱讀:停止消費救經濟的古怪循環:完成物質文明的轉型,人類才有未來


現在的房價看起來高得嚇人,成交總價動輒八百上千。但你如果攤開來看,銀行貸款可能就佔了九成到九成五。這一點即使在金管會規定房貸上限成數之後依然如此,因為有人願意、可以付貸款,銀行怎麼會不想方設法貸款給他呢?只是用什麼名目的問題而已。

而實際的貸款繳納,也許繳了兩年,也還不到本金的一成。這聽起來好像很絕望,其實在高度變動的都市生活而言,在一個地方住個兩年就得要搬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樣算下來,兩年付的錢,其實還不到總價的兩成。就算賠售,也再貼個一成就好。會覺得房價高到嚇人,其實是用信用經濟以前那種買東西就要全額支付的心理,在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態能不能買房。

當然,對於銀行透過貸款創造貨幣,或者國家舉債印鈔創造貨幣的做法,我是有疑慮的。但現在的信用經濟運作模式,說到頭來也是大家共業共擔,差別是有沒有搞清楚現在的錢是怎麼運作的而已。搞不清楚,就會用舊模式覺得房價是天價。搞清楚,就會知道東挪西湊其實小康家庭也未必買不了房。


延伸閱讀:別再相信短視的政策紅利了,這會帶來更大的悲劇


既然不可能有大家都買得起的房價,也沒有大家都買不起的房價,那麼政府種種打房的措施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要打房打到住者有其屋嗎?事實上,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政府把注意力導向所謂炒房投資客,好像房價高漲是這些人害的,只是要正當化自己在房市買賣中加課雜稅的企圖而已。

只要有稀缺,就一定有競爭,只要有競爭,就一定有人買不起自己想買的房子。政府徵稅等等,對於解決稀缺其實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就算明天發布新新台幣,一元兌二元新台幣,房價整體降個五成,出得起錢的還是原本那些出得起的。

政府徵走那些稅,拿去蓋新房子的話,對於紓解稀缺的確會有幫助。但這裡還是會有政府行政效率和權力尋租的問題。如何選擇區位、回應需求,政府在資訊上就與直接面對市場的建商隔了一層。就算政府發包給建商,裏頭有多少圖利空間,到時候為這些利益買單的是誰,我們在雙子星等等案子裡也看得很清楚。

而市場的逐利動機,卻會讓建商蓋用最能夠回應需求的方式、蓋在最能夠回應需求的地方。從最搶手的地方開始紓解稀缺,讓後面的區段稀缺逐漸減少,價格相對下滑(其實意味著前面的人的需要已經被滿足了)。如果建商判斷錯誤,到時候滯銷、賠售,也是各人造業各人擔。政府就不同了,官員尋租、人民承擔。

而且政府選擇區位,充滿政治考量。要嘛蓋在最多買不起房子的人,也就是房價最低的地方,要嘛用市場無法理解的低價,蓋在最稀缺的地方。說好聽是照顧弱勢,但以前者的狀況而言,人家如果有選擇,寧可住在稍高價位的地方。這些稀缺的紓解,反而不會層層下推地擴及各個區位,只是在最不稀缺的地方紓解稀缺而已。

後者的狀況而言,現在台北市府要在文山區蓋公宅,恰好反映這當中的兩難。這裡非常稀缺,但政府要用不符行情的價格出售或者出租這些房屋,其實只會有一種下場,那就是你不掙的錢,有人會替你掙了。

高度稀缺碰上破盤低價,結果就是大量需求。大量需求就有競爭,不管你用抽籤、身分審核,人們總會找出辦法取得這些資格,一翻手把真實的價格反映到市場上。就算你禁賣、禁轉租也沒用,充其量把那些原本用金錢表現的價格,逼迫成用社會資本、政治資本來表現而已。稀缺依舊存在,只是政府多了許多裁罰尋租的空間而已。


延伸閱讀:國家機器制衡的表象


話說回來,這意味著那些擔心政府蓋公宅會拉低行情的天龍人,其實也犯糊塗。他們以為行情變低,是因為有低於行情的公宅在出售、出租,有不配住文山區的人跑來住文山區。其實住不起文山區的人,到頭來還是住不起。而真正造成行情下滑的,其實是因為稀缺被滿足了。不論政府蓋的公宅,還是建商蓋的豪宅,其實並沒有分別。

準確來說,豪宅滿足稀缺的效應會從頂端一路往下蔓延,公宅滿足稀缺的效應反而不會往上影響到頂端的豪宅。真要說哪個對行情的衝擊比較全面,頂端豪宅的影響力,還比半調子的公宅更無遠弗屆呢。

別再聽信政府打房打房了,不追究法幣制度、通貨膨脹,那些稅賦都只是政府用來刷存在感、強徵民財、權力尋租的伎倆而已


延伸閱讀:打倒學術期刊付費高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