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市場譁然 籌天使基金 找上市櫃掏錢 | 蘋果日報

做個練習,不要看表面。這件事情的本質,是金管會要透過天使基金的名義,來擴張自己的影響力。 金管會把資金集中到手上之後,掌握著分配的權力。這會讓有意創新的人,拱著金管會搶資源。而國外風險投資的失敗率在九成以上,台灣的風投業者本身就已經夠保守、不長進了,我們憑什麼相信金管會有能力做出更好的判斷呢? 金管會受限於對市場的不了解,以及自身尋租的企圖,勢必回歸原本的政商人脈網絡,給會寫企劃書的自己人發錢。最後只是金管會拿著別人的錢,打著鼓勵創新、價值投資的旗號,跟自己人玩分錢發錢的遊戲,大搞利益輸送而已。 金管會擴權、鞏固裙帶關係、造成社會不公是一回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想想,這當中我們真正損失的是什麼呢?其實不只是錢,而是創新者面向市場的經驗,是從這些經驗中累積出更成熟商業人才的可能性。 因為有奶便是娘,既然是向政府拿資源,當然會先學著討好金管會。錢到手了,大不了再燒一燒、分一分,能不能經過市場檢驗,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到時候靠杯一下消費者的俗不可耐,襯托自己的曲高和寡,照樣清高得不得了。 相對地,如果把這些錢留在民間,讓創新者直接面對市場。過程中當然會有失敗,但每一次失敗都能累積面對市場的經驗、磨練人才對市場的敏銳度。這種失敗才有意義,才可能從泥濘之中,開出能面向國際市場的奇葩。 不管我們自己在島內再怎麼玩這些搶錢分錢的假經濟流動,出了國門人家是沒有在屌你這套家家酒的。不學會面對市場,市場終究會來面對你。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105w3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