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支片子出來,反應兩極。我是覺得這樣的安排挺有新意、表現方式也動人,挺好的。但總有些酸民,喜歡立異以為高,更愛預設立場、因人廢言。 比酸比怪,我是不輸人的,那就來凸槽那些凸槽。 開場先蕩開一筆,小王子的故事大家都看過吧。如果有人跟你說:狐狸怎麼可能會講話,玫瑰花的壽命很短,這故事不合邏輯,你怎麼想? 你肯定覺得他要嘛俗不可耐,要嘛神經病嘛。這故事要表達的就不是狐狸會講話、玫瑰花可以讓人在她身上花很多時間呀。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敘事的情節和敘事的意旨,是有落差的。說的是這個故事,傳遞的訊息卻可能是另一回事。(當然,張大春還嘴硬的話,就不會同意我的話。) 帶著這樣的認知,我們來重新看看這個影片,裡頭故事是怎麼說的,意旨又是什麼?這裡頭又分兩層:一層是訪問團隊向受訪者(那些主管們)說的故事;一層是整支影片向觀眾說的故事。 在第一層當中,訪問團隊給出那些破履歷,要吊出受訪者的直覺反應,再嚇嚇他。趁機動搖他的認知:「不要只看學經歷就想妄斷一個人呀,人身上很多潛力和品質,是你一眼看不穿的」。 而李安、吳寶春 ,乃至朋友的孩子,都是拿來傳遞這個訊息,更新受訪者認知的情節。有沒有達到效果,從受訪者的反應來看,肯定是比坐下來堂堂皇皇講一通大道理,來得入木三分。 退一步看,觀眾在影片中看到受訪者從成見森然,到後來真情流露。看到那些履歷從開始被百般嫌棄,到後來引人沉吟再三。不同世代不同位置的人,會接收到不同的訊息。 老一輩也許開始想想,自己並沒有真的了解自己身邊的年輕人;年輕人也許多了份勇氣,面對自己並不如理想種完美的人生。這個效果才是影片要達到的效果。 正所謂得意忘言,酸民們難道真以為有人認為影片要傳達的是:每個主管都該用吳寶春、李安?神經病嘛!難道真以為拍片的人認為問題在主管怎麼沒用這些人?這明擺著看不起人嘛! 這雙重敘事,要達成的效果就是我剛剛說的,指向同一個目標:多給年輕人一點機會,多花時間了解。我敢這樣說,是因為這支影片的脈絡是推廣Be a giver運動。擺在這個脈絡下,手段和目的的連結就會非常清楚。 諷刺的是,酸民們絕少去做點功課,連運動的形式和訴求都不知道。他們要推企業Mentor,不先說服老一輩的卸下成見,行嗎?而比起道德勸說的大道理,這樣的影片當然效果好得多了。難道酸民指着真情流露罵腦殘,會更有幫助嗎? 更無聊的是,這支影片沒有要反傳統人資SOP,而是要疊加一層Mentor的深度互動可能性、創造連結。酸民卻跳出來,一手紮稻草人反反人資SOP,一手說這還是有很多問題,真正的弱勢進不了法眼巴啦巴啦。 這種批判方式,骨子裡是一種無稽的認知:這世界本該是完美的,是這些不夠完美的解決方案,讓世界變得不完美。所以罵遍那些不完美,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但真實世界哪裡是如此?超不完美的好不好!我們只能蹭著一點一滴解決問題呀!我的街友朋友進不了這個系統,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那又如何?它能締造一點連結、啟動一點改變,都是在改善這個社會呀?難道因為它沒解決所有問題,它就不是進步?就不值得尊重? 更何況,這可不是政府一年拿6000萬公帑,搞些什麼績效不彰、意味不明的青年就業輔導方案耶。人家成立基金會砸的是自己的錢,效率不高又如何?是有賠到酸民的錢嗎?該計較的不計較,不干你屁事的意見一大堆,到底怎麼回事? 更上綱上線,就會批判這影片「沒有跳脫資本主義的競爭邏輯,人還是要成功才行」。凡此種種,在召喚的都是個烏托邦,一個不用向誰證明自己、也不用貢獻什麼好跟人交換的烏托邦。都映照著「世界本應完美」的無稽想像。 而不約而同的是,這些想像最後都會指向同一個地方,就是靠政治力重分配,打造這樣一個人間天堂,找出那個終極、完美、本應如此的世界秩序。最後終究給政客作嫁,搞出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大政府。 但我還以為冷戰結束,蘇聯已經瓦解、中国已經搞改革開放,搞了快一代人了咧。沒有認真理解計畫經濟之不可行、市場經濟的本質。一代一代人,就會繼續耽溺在烏托邦的幻想裡,被掌權者玩弄於鼓掌之中。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dKoNb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