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加稅打房終將帶來供給萎縮

先讀這篇:全台房價大破盤 新屋比中古屋還便宜

昨天說過,壓抑二三手交易,不只會推高租屋市場,也會壓抑新屋供給。這篇報導正是苗頭。



乍看之下,會覺得房價大跌好棒棒,政府打房有功。但這是因為建案從推出到交屋,需要幾年的時間。當初推案時的政策、投資環境,就算後來有變,也只能摸摸鼻子降價,能搶多少搶多少。畢竟房子已經蓋下去了,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但是投資決策,卻是從政策消息傳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三年大幅萎縮的新推案量,正說明了這一點。道理很簡單:我都知道買氣減弱沒人接盤,推案量多會尾大不掉了,幹嘛購地買料僱人來自找苦吃呢?

畢竟建商可不是一窩蜂開蛋撻店的小老闆,有專業團隊在做投資評估、市場調研,預期利潤變薄、成交週期拉長,自然會減少投資。建商減少投資,也就意味著新屋供給萎縮。而這樣的效應,得要五年、十年後才看得出來。

有人會幸災樂禍,說這樣很好,反正人口峰值已過、空屋率又高,投資客都不進場,我的自住需求就可以滿足了。說這種話的人,等到真要進場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兩面為難。

除非是滿手現金沒處花的盤仔,大部分人買房時,還是要跟銀行貸款。過去房市上漲時,繳起利息還不痛不癢,反正要是換屋轉手,價差就能把利息補回來;現在房市持平甚至下跌,一旦貸款購物,利息就得實打實地交出去,甚至也不敢脫手,怕被鉅額的貸款餘額壓死。

這時候這些人才會發現,主觀上要買來自住,不代表就能擺脫這些投資計算。為了因應生活的變化,避免被房子套牢,就算房價跌下來了,不敢買房的還是不敢買房。敢買房的,終究還是口袋更深的有錢人。繞了一圈,這些人還是跑去租房子了。

但新建案量已經萎縮了呀,房東也不跟你客氣,都直接把房貸壓到租金上,租市上釋出的物件變老變少,租屋的品質變差變貴。說好的打房利多呢?房價下跌了,怎麼就便宜不到自己身上呢?

而這一切,其實早可預料。只是總有人不信邪,愛信加稅打房就能住者有其屋的鬼話。落得如此下場,也只是求仁得仁而已。

更多討論: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