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ositive money論述主導的這部紀錄片,和奧地利學派有個類似的問題意識,那就是:在現行體制中,貨幣這個交易媒介,是不是已經內建了造就不義的機制? 而PM只看到銀行可以無中生有、創造貨幣的特權。於是設想的解方,自然就朝向取消特權、將貨幣發行權完全收歸政府。這部份,可以去看PM其他的論述和影片,或者google Iceland monetary reform,不贅述。 PM沒有看到的是,首先,政府之所以「授權」銀行來授信創造貨幣,就是因為政府沒有能力、知識來判斷貨幣需求的量有多少?具體分佈在哪? 其次,申貸者本身受到利息、擔保品等機制的制約,不可能隨心所欲申貸;銀行也受擠兌、財務健全等壓力制約,不可能隨心所欲放貸。濫用特權的行為,終究得要付出代價。 最後,銀行特權的來源,正是政府對貨幣發行的壟斷權。收回銀行的「特權」,實際上等於讓政府完全壟斷貨幣的發行,藉此主導資源的分配。到頭來將造成更大的集權風險,而我們甚至難以對政府課責。 奧地利學派看到了這些,於是提出的解決方案,非但不是收回銀行特權,交由政府決定貨幣發行。而是主張進一步開放民間發行貨幣、自由競爭。 這聽起來很驚世駭俗,但除了比特幣這種顯而易見的案例之外,市場上已經出現很多類似的行為。比方禮券、里程、消費點數,實際上都起到民間授信、創造貨幣供應的作用。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l5jBl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