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Re: [問卦] 有沒有CITY CAFE 的八卦?

先轉載一下鄰兵 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的評論: http://ift.tt/2lIT7Wd 「我來替各位說明一下什麼叫做垃圾。 第一,前三分之一篇幅全部都在講「#布爾橋亞的霸權(bourgeois hegemony)」「#中產階級自我的獨斷文化」,有沒有證據呢?沒有,我說你是布爾喬亞就不會是貧下中農,我說你是霸權就不會是勞動人民。沒有證據的論述就是垃圾。 第二,中間三分之一據說叫做量化報告的分析結果。星巴克跟85度C的消費者收入比較,#買星巴克的人收入比較高。這是要多白癡才需要統計來理解的事實?去買燕窩的人會比買冬粉的窮嗎?而且就算收入高就能連結到中產階級的獨斷文化還是霸權嗎?拿一個幾乎是恆真的現象來說事,乾脆說因為1+1=2,所以你一定是布爾喬亞的霸權好了。 第三,後三分之一出現了「星巴克使用 #價值導向定價法,因此我們在這裡不考慮商品成本的問題」任何有學過一點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售價跟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售價僅取決於市場的需求,而不是產品的生產成本。隨便抓著一個新名詞好像自己無意間發現新大陸還是發明輪子一樣,我真的不知道需要有多少智慧才能夠把自己的無知暴露給大眾看還沾沾自喜。 第四,最後一段有趣了,說產品區分不同族群的售價會「#損失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什麼叫做消費者剩餘?我們看看最簡單的維基百科解釋: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是指購買者的 #支付意願 減去購買者的 #實際支付量。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購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例如某場電影票價為20元,可是消費者認為其應價值50元,那麼消費者剩餘則是30元。所以把消費者在星巴克看到的,心目中價值$135的大杯卡布奇諾拿到City Cafe用$45販售,消費者剩餘應該是增加了$90,而本文作者很天才的告訴我們「#消費者剩餘被廠商吃完了」。吃了多少?嗯? 呼風就是雨,畫貓便是虎,指鹿呼作馬,撒豆變成兵。沒有這等功力的作者,還真不知道要如何寫出這樣一篇讓人腦洞大開的文章。有人說 #這個寫的滿好的,呵呵。 #或許腦洞大開才是普世價值 #我來辦個腦袋開洞服務不知道會不會熱銷 #工具就用鐵鎚跟鐮刀吧 #頭皮屑免煩惱砍頭就會馬上好 #民主就是把經濟拱手交給這樣的人來決定 #有民主真好」 前三點我沒意見,原文的確就是披上經濟分析的皮,實際上搞文化分析的廢文。第四點談消費者剩餘,我想得要釐清一下。 首先,差別訂價(對願意出高價者標高價,對願意出低價者標低價)的確是業者在盡可能變現消費者剩餘,但是,差別訂價這個概念是用在解釋統一規格品。同樣一套童書,原價24000丟在貴婦圈,臉不紅氣不喘買了;線上團購殺到兩折,一般家長才買得下手。這叫差別訂價。 但是同樣一包咖啡豆,往City Cafe的路上和往星巴克的路上,經過了多少不同的加工?搭配材料不同、做工不同、品牌不同、空間不同。在小七買和在星巴克,買的只有咖啡?能說是同一杯咖啡?扯到差別訂價和消費者剩餘,只是要讓人有種「靠我的剩餘被搶走了,我被坑了」的印象而已。 其次,業者將消費者剩餘變現,又如何?我們不妨來想像一個完全禁止差別訂價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剛才那套童書的價格會如何變化?商人傻了才會放著貴婦的錢不賺,通通用兩折價4800元在賣。為了最大化獲利,還是會在24000和4800中間,找一個既能勾引更多貴婦慷慨解囊,一般人勒緊褲帶還是能偶爾買一套的價錢。 你是那個原本花4800買書的,政府說為你好,要搞統一定價,結果反而搞得你買不起了,你上哪說理去?你是原本花24000買書的,政府說要為弱勢發聲搞東搞西,結果你莫名其妙越買越便宜,還不摀著棉被偷笑嗎? 這時候我們才明白,原來自己有4800的便宜可撿,是因為有人捨得砸24000來買單。差別訂價,非但不是占了窮人的便宜,而是無形中在聯合富人賑濟窮人。刮了價格敏感度低的人,好讓價格敏感度高的人有便宜可佔。所以,差別訂價又如何?業者將消費者剩餘變現,又如何?
from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http://ift.tt/2lBmoS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